[发明专利]轴手性含双席夫碱配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292.1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魏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1/24 | 分类号: | C07C251/24;C07C249/02;C07B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含双席夫碱配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化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轴手性含双席夫碱配体。
背景技术
手性配体是不对称催化产生不对称诱导和控制的源泉。优秀的手性配体不仅能有效调节活性金属中心的电子性能,而且能在金属中心周围构筑特异的手性微环境。C2型轴手性配体,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如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等。经过30年来的发展,已有大量的轴手性配体涌现出来,如BINAP就是最常用的著名配体。从BINAP出现时,科学家们就致力于获得既能拥有良好不对称反应性、选择性,又能通过更简便的方法来合成的配体。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Peter Scott在《Polyhedron》(多面体)2003,pp.1617-1625上发表的“Non-planar manganese Schiff-base complexes;synthes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非平面结构席夫碱锰配合物的合成与分子结构),该文设计了一种轴手性含双席夫碱配体并介绍了合成方法和分子结构。席夫碱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配位体,可与许多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配合物,目前对其研究已成为配位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热点之一。但该文中提出的轴手性含双席夫碱配体的联芳基轴邻位基团是甲基,甲基的位阻较大,限制了联苯可转动的角度,即限制了二面角。而二面角的大小已被证实影响着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为此设计新型的轴手性含双席夫碱配体,研究其联芳基轴二面角大小对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轴手性含双席夫碱配体,可以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得到高的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手性含双席夫碱配体I,该配体的结构式如下:
式中:R1=氢,氯,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1-3碳的烷氧基;
R2=氢,氯,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1-3碳的烷氧基;
该配体是轴具有(R)或(S)构型的对映异构体化合物,其结构式分别如下II、III:
式中:R1=氢,氯,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1-3碳的烷氧基;
R2=氢,氯,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1-3碳的烷氧基;
本发明上述轴手性含双席夫碱配体,其合成方法是:以(R)或(S)构型的光学纯6,6’-二甲氧基-2,2’-联苯二胺为原料和一系列水杨醛反应分别得到(R)或(S)构型的光学纯目标化合物II和III。
本发明上述轴具有(R)构型的化合物IV的结构式为:
轴具有(S)构型的化合物V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含有联苯类的轴手性,可应用于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如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等,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达到90%以上)和立体选择性(可达到8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从化合物IV制备化合物II(R1R2=叔丁基)
将化合物IV(1.0g,4.1mmol)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1.9g,8.2mmol)一起在乙醇中回流反应四小时,溶液产生大量黄色固体。过滤除去溶剂后黄色固体用冷乙醇洗,干燥后得产物II(2.38g,86%)。
1H NMR(400MHz,CDCl3)13.07(s,2H,OH),8.46(s,2H,CH=N),7.39-7.08(m,10H,ArH),3.81(s,6H,OCH3),1.37(s,18H),1.21(s,18H)。
实施例2
(1)从化合物V制备化合物III(R1R2=叔丁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胺基雄甾烷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