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电子导游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689.0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9B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1209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电子 导游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导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子导游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论是处理器、内存还是硬盘,其性能都在不断提高。电子导游技术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和手机等设备中,实现了从纸质地图到电子地图的飞跃。用户通过触摸屏、键盘等设备可方便地输入地址信息,并且通过电子地图中的最短路径计算,可以方便地找到适合到达目的地的路径。但是,由于用户只是简单地了解路名,根据道路上的路牌信息按照电子地图的指示到达目的地。在此过程中,用户仍需要核对路牌信息,并且在路牌不规范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判断失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子导游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电子导游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电子导游系统,包括:
地图信息数据库,其内存储有地图信息数据;
三维地图数据库,其内存储有道路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
路径计算模块,与所述地图信息数据库相连接,调用地图信息数据库上的地图信息数据,计算输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路径信息;
路径展示模块,与所述路径计算模块和所述三维地图数据库相连接,根据计算出的路径信息,调用三维地图数据库,沿输入的出发地至目的地按行走视角展示最短路径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
一种三维电子导游方法,提供存储有地图信息数据的地图信息数据库,以及存储有道路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的三维地图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
1)路径计算步骤,调用地图信息数据库上的地图信息数据,计算输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路径信息;
2)路径展示步骤,根据计算出的路径信息,调用三维地图数据库,沿输入的出发地至目的地按行走视角展示最短路径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沿输入的出发地至目的地按行走视角展示最短路径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时,遇到拐角点时短暂停留。
本发明通过模拟人或车的行走路线把到达目的地的过程描绘出来,模拟三维的场景,只要指出要到达的位置,就可以寻找最近的路走过去,而且在拐角点会稍作停留,让人注意到标志性的建筑,省去了问路以及寻找路牌的麻烦,整个过程更加形象、更加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维电子导游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三维电子导游系统,包括:
地图信息数据库,其内存储有地图信息数据;
三维地图数据库,其内存储有道路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
路径计算模块,与所述地图信息数据库相连接,调用地图信息数据库上的地图信息数据,计算输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路径信息;
路径展示模块,与所述路径计算模块和所述三维地图数据库相连接,根据计算出的路径信息,调用三维地图数据库,沿输入的出发地至目的地按行走视角展示最短路径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展示可通过三维动画的方式进行。
实施例二
一种三维电子导游方法,提供存储有地图信息数据的地图信息数据库,以及存储有道路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的三维地图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
1)路径计算步骤,调用地图信息数据库上的地图信息数据,计算输入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路径信息;
2)路径展示步骤,根据计算出的路径信息,调用三维地图数据库,沿输入的出发地至目的地按行走视角展示最短路径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沿输入的出发地至目的地按行走视角展示最短路径上的三维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时,遇到拐角点时短暂停留。例如停留的时间设为0.01秒至2秒。这样可以让用户注意到拐角点处的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便于用户实际到达该拐角点时,通过建筑或地理标志信息进行辩识。
其中,本发明方法中,可通过软件技术,如Java等软件,实现基本框架,然后运用3DMax等三维软件建模模拟实际场景,最后使用电子触摸屏等的形式展现。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上述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任何改善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焊炬的导电管的方法以及焊炬和导电管
- 下一篇:用于分离微粒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