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801.0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航榕;施剑林;严东生;何丹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B01D53/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件下 氮化物 催化 还原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是含量为60~80wt%储氧材料,含量为0.1~10wt%贵金属活性组分,含量为1~10wt%吸附剂以及余量的助剂;
所述的储氧材料由氧化铈、氧化锆与氧化铝或氧化钛或氧化硅组成的三元介孔复合物;其中氧化铈含量为20~60wt%,氧化锆含量为20~60wt%,储氧材料具有纳米晶组成的介孔结构,介孔孔径尺寸大小为1~100nm;
所述的吸附剂为如下中的一种:碱土金属Ca、Ba、Sr的氧化物;
所述的贵金属活性组分包括钯和/或铑;
所述的助剂为如下中的一种:稀土元素Ce、La、Nd、Pr的氧化物或盐类,元素Y、Mn、Al、Ti的氧化物或盐类。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氧材料的介孔结构具有蠕虫状结构。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氧材料中加入掺杂0.1~10wt%的La、Y、Nd、Mn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按所述配比将含锆、铈离子的可溶性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加入水中溶质的浓度均为1~5mol/L;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PEG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共聚物P123或F127或聚氧乙烯长链烷基醚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2)步骤(1)所得产物经水热处理100~150℃,处理6~28h;
(3)步骤(2)所得产物经洗涤、过滤、干燥后分散于水溶液中,按配比加入铝源或钛源或硅源持续搅拌后烘干;
所述的铝源或钛源或硅源为氧化铝溶胶或γ-Al2O3粉,氧化钛溶胶或TiO2粉,氧化硅溶胶或SiO2粉;
(4)步骤(3)所得产物经干燥后煅烧;
(5)步骤(4)所得产物加入吸附剂材料并分散入贵金属溶液中,持续搅 拌后烘干后煅烧。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煅烧条件为煅烧温度为400~700℃,煅烧时间4~10小时。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锆、铈离子的可溶性化合物锆、铈离子的硫酸盐或硝酸盐。
7.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加入0.1~10wt%的La、Y、Nd、M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的可溶性化合物。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a、Y、Nd、M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的可溶性化合物优选La、Y、Nd、Mn的硫酸盐或硝酸盐。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富氧条件下氧氮化物催化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贵金属溶液选自氯化钯、硝酸钯、氯化铑、硝酸铑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28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