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3283.4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姚旭朋;刘颖浩;迟洋;虞春龙;柳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3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 混凝土 强度 检测 方法 及其 实现 装置 | ||
1.一种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钻头钻入待测混凝土水平放置面测区,测定单点钻入时效值;
2)重复步骤1),测得多点混凝土钻入时效值;
3)剔除钻入时效值中的奇异值,取平均值作为该待测混凝土的钻入时效值;
4)根据C=αψh得到待测混凝土的强度,其中C为混凝土强度;ψh为测试面为水平面时的平均钻入时效值;α为钻入时效与强度的换算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头钻入时间为30秒,对选定测区编号并测定该多点钻入时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头钻入深度不大于5cm,钻孔直径不大于1c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的多点钻入时效值不少于10个,相邻两测区的间距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大于0.5m,且不小于0.2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构件为尺寸小于4.5mx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适当减少,但不少于5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钻头钻入过程中明显接触到粗骨料,不计该次测试结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前采用1%的酚酞酒精溶液测得碳化深度,根据测得的碳化深度去除所测试结构表面的碳化层或钻头钻至平均碳化深度后再开始计时测试。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结构测试面为非水平面时,ψh=βψ,其中ψh为测试面为水平面时的平均钻入时效值;ψ为测试面为非水平面时的钻入时效;β为非水平面钻入时效与水平面钻入时效的换算系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损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器每0.5秒采集钻机上所施加力的大小,在测试结束后取其测得的平均值为该次测试所施加的力,其中ψ为测试面为非水平面时的钻入时效;ψ′为实际测得的钻入时效;σ为实验室标定时所用的标准力;σ′为实际测试时所施加的力;γ为单位施加力与标准力偏差所引起的钻进时效偏差的换算系数。
10.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钻机、钻头、施力架、外力监控器,钻头通过钻机的夹具夹紧固定,钻机表面设有导槽进而通过导槽约束施力架,外力监控器固定于施力架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施力架包括后座板、手柄,后座板和手柄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力监控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显示器和保护外壳,压力传感器位于外力监视器最下端;数据采集器位于压力传感器上侧且与压力传感器直接接触;保护外壳将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上侧及周侧包围以达到保护作用;显示器直接焊接或粘结在保护外壳的上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后座板与外力监控器焊接或粘结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2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键盘装置
- 下一篇:用于驱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