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性融合鉴相器的运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03503.3 申请日: 2008-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1420396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9
发明(设计)人: 赵晋;张建秋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H04L25/02 分类号: H04L25/02;H04L7/033;H04B7/185;G01S5/14
代理公司: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蒋支禾
地址: 20043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线性 融合 鉴相器 运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无线通信软件接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bit量化软件接收机中的线性融合鉴相器的运算方法。

背景技术

1-bit模数转换器(ADC)由于结构简单,且不需要自动增益控制器(AGC)辅助,在低成本的GPS软件接收机和低功耗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4]。一般的接收机在载波同步阶段,通常采用基于反正切(arctan)运算的鉴相器(APD)来进行非相干相位检测,从而在加性高斯(AWGN)信道环境下达到最大信噪比[5]。反正切运算在实现时需要比较可观的运算量,因此在实际系统中人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型的鉴相器以减少运算量[6],但精度有所下降。特别是在采用1-bit ADC的软件接收机中,巨大的量化误差使得这些鉴相器的性能损失了2dB以上[4],大大降低了鉴相器的性能。

文献[7]中给出了一种数字鉴相器(DPD),直接利用1-bit ADC提供的符号信息来估计载波相位,避免了1bit量化所带来的巨大量化误差,在高信噪比的情况下可以比传统的反正切鉴相器提供更好的精度。但数字鉴相器对噪声比较敏感,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性能衰减的很快[7],文献[7]中也未对信道噪声所引起估计误差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T C Marek.Performance of ASCAMP DPSK downlink processor[C].Proc.MILCOM’94,1994:519-523.

[2]P H Wu.The optimal BPSK demodulation with a1-bit A/D frontend[C].Proc.MILCOM’98,1998:730-735

[3]A Brown,B Wolt.Digital L-band receiver architecture with direct RF sampling[C].Proc.IEEEPosition Location and Navigation Symp.,1994:209-216

[4]B.Parkinson and J.Spliker.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Theory and applications[M],AIAA,1996.

[5]J G.Proakis.Digital Communications[M].3rded.New York:McGrawHill,1995.

[6]E D Kaplan and C.J.Hegatry.Understanding GP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M].2nded.Norwood,MA:Artech House,2006.

[7]Chieh-Fu Chang,Ming-Seng Kao.High-Accuracy Carrier Phase Discriminator in One-BitQuantized Software-Defined Receiver[J].IEEE.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2008,15:397-400.

[8]Athanasios Papoulis,S.Unnikrishna Pillai,gProbability,Randowm Variables and StochasticProcesses[M].保铮,冯大政,水鹏朗,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34-15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应用于1-bit量化软件接收机的线性融合鉴相器(Linear Fusion Phase Detector,LFPD),在高信噪比和低信噪比的环境下,都能提供比传统反正切鉴相器和数字鉴相器更好的精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性融合鉴相器的运算方法,应用于1-bit量化软件接收机,所述接收机中的数控振荡器(NCO)产生本地的I、Q两路中频载波信号,与接收机采样数据进行非相干解调,运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1个积分时间T内,I、Q两条支路各采集N个数据;

b.根据采样数据分别计算I、Q的积分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