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3719.X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户超;李保国;田秋实;骆宾海;宋奇;吴酉芝;高桥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02 | 分类号: | A61K38/02;A61K9/50;A61P25/32;A61K36/75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酒 蛋白 复合 营养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解酒、醒酒类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酒精对人体是有危害的。酒精性的病变主要涉及肝、胃、脾、肾、心、脑等器官。初期,过量的饮酒只伤肝、胃,久日酗酒则伤肝、脾,常年嗜酒则肝、脾、肾俱伤,甚至可以危害中枢神经系统。
研究表明,酒精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速度缓慢,如不及时解酒,被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其中有不到2%可通过未氧化的形式直接经肾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呼出;或经皮肤的汗腺随汗排除;余者必须通过生物氧化才能被清除。肝脏是酒精氧化的主要部位,饮入酒精的80%要在肝脏代谢。其中,酒精在肝脏内通过2个以NAD+为辅酶的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作用,分别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和乙酸。生成的少量乙酸,转化成肝脏中的乙酰辅酶A,但绝大部分乙酸则释放入血液,并被运输到肝外组织,部分乙酸以长链脂肪酸的形式贮存起来。
酒精一般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等的粘膜吸收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快而且完全。于5min之内出现在血中,30~60min内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可达到最高点。一般在胃中吸收20%,其余80%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空腹饮酒时,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100%。酒对人体的作用与其浓度和吸收速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吸收速度越快,醉酒症状也越明显。乙醇的氧化,并不受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低的影响,也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它只按其固定的分解速率进行,即肝脏以每小时10毫升的速度将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直至消化完为止。
目前市场销售的解酒、醒酒产品,基本上都是以天然的中药或经加工的食材为功效原料。解酒药物的作用机理就是降低患者血中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减轻其对各器官的损伤。当前的药物主要从两方面发挥解酒作用。其一,抑制酒精的胃肠吸收,加强乙醇在胃肠道的首过效应,降低血中的乙醇浓度;其二,药物直接作用于肝代谢酶系,加速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消除速率,减轻其对组织和细胞的损害。由于这些醒酒产品的防止醉酒的成分主要来自中药成分,其容易被氧化,失去生物药物活性的弊端一直制约着中药醒酒产品的发展。再者,由于其中药成分易分解,不能有效到达解酒的主要部位小肠,因此达不到缓释、控释的效果。多年来,研制的解酒药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加工方法也无外乎将功效原料粉碎成固体颗粒制成胶囊,或直接将其加工成液体饮料形式,解酒效果较差,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解酒产品主要来自中药成分,加工制备过程易氧化,失去生物活性,中药成分易分解,解酒效果差等弊端。本发明采用绿色食品作解酒原料,环保对人体无害,且采用微胶囊技术,不仅可将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而且可消除解酒辅料的不良气味及口味,使液态辅料固态化的同时,提高溶解和吸收效率,使解酒效果更为显著。
一种解酒的蛋白肽复合营养液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植物蛋白肽,配以山楂、萝卜、甘草、橘皮的水溶提取物,按比例调配成蛋白肽复合营养液,然后采用微胶囊成型技术,制成蛋白肽复合营养液液芯微球。
所述的植物蛋白肽包括花生、大豆、玉米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中提取的蛋白质水解生成的蛋白肽成分。
所述的山楂、萝卜、甘草、橘皮的提取物可以为水溶剂的浸提物,也可以为有机溶剂的浸提物。
所述的植物蛋白肽、山楂、萝卜、甘草、橘皮的质量配比为:蛋白肽60-80%,山楂5-10%,萝卜5-10%,甘草5-10%,橘皮5-10%。
微球的粒径范围为5-500μm;微球制备时所选用的壁材可以为单一壁材或复合型壁材。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植物蛋白质经蛋白分解酶处理后,被截成小段、片的蛋白肽。蛋白肽之所以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乙醇浓度,是因为蛋白肽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通过提高血液中丙氨酸和亮氨酸浓度,从而可以产生稳定的NAD+。加强了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作用,加快了乙醇的分解。此外,谷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也对酒精代谢有较大影响。因此,摄入含有大量氨基酸的蛋白肽,将会对酒精代谢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蛋白质在有机溶剂中容易沉淀的特性,植物蛋白及其水解产物(多肽和氨基酸)与酒精结合生成大分子不溶物。这种酒精与蛋白质的结合体使酒精不能快速的被人体吸收,降低了酒精的吸收速率,从而减缓了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器槽
- 下一篇:医学检查设备、尤其是X射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