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0-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化学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3842.1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士明;徐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23/22 | 分类号: | C07D22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洁 |
地址: | 318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甲氧基 氮杂卓 化学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0-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10-甲氧基 -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10-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 卓的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0-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10-methoxy-5H-dibenz[b,f]azepine),分子式: C15H13NO,分子量:223.27,外观为亮黄色结晶粉末,其结构式如下:
它是一个化学中间体,在化工和医药合成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目前,10-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两条路线:
A.英国专利GB 943277,公告日为:1963年12月4日,名称为:二苯并[b,f]氮杂卓类 化合物和它们的制备过程(Dibenz[b,f]azepine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描述了10- 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一种合成方法,路线如下:
在该方法中原料III与碱金属氢氧化物进行反应获得产物II,再用过量碱金属链烷酸盐 回流获得产物I。此方法的反应过程较长,该专利的说明书的实施例中提到,上述二步反 应中,当X为CH3时,第一步反应,需要进行室温14小时,第二步反应中,回流18小时。 同时还揭示采用原料III获得最终产物I的直接转化需要32~40小时。而且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按照此专利中的实施例(实施例1和2,R为甲基)进行操作,得到的10-甲氧基-5H-二 苯并[b,f]氮杂卓粗品收率较低,仅为64.1%,按常规方法精制后的收率仅为62.3%。
B.PCT专利WO 2005096709,公告日为:2005年10月20日,名称为:一种10,11-二 氢-10-氧代-5H-二苯并[b,f]氮杂卓-5-甲酰胺的制备方法(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0,11-dihydro-10-oxo-5H-dibenz[b,f]azepine-5-carboxamide),描述了10-甲氧基-5H-二苯并 [b,f]氮杂卓的另一种合成方法,路线如下:
该合成方法使用了甲醇钠与原料IV进行反应经过三个阶段获得产物I,反应时间需要 16~20小时。其中只公布了最终产物奥卡西平的收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其中合成10- 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实施例(实施例2)进行操作,收率仅为65.6%,按常规 方法精制后的收率仅为61.4%。
因此,在上述A、B这两条路线中,都存在反应过程时间长、反应收率低的问题,尤 其是在B路线中使用甲醇钠,存在反应不完全、产物收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提供 一种10-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化学合成方法,其工艺合理、反应时间短、反应 收率高、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10-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化学合成方法,其特点是,采用10,11-二溴亚氨 基二苄为原料,与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金属醇盐在混合溶剂中进行反应,生成所述10-甲 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
较佳地,所述混合溶剂为含芳香族溶剂的混合溶剂。
更佳地,所述芳香族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或其混合物。
较佳地,所述混合溶剂还包括甲醇,所述甲醇与所述芳香族溶剂的比例为:1∶ (0.5-10)。
较佳地,所述混合溶剂与所述10,11-二溴亚氨基二苄的比例为:(3-20)∶1。
较佳地,所述混合溶剂包括甲醇和甲苯/二甲苯,所述合成方法是首先在甲醇中加入 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金属醇盐,升温回流至溶解后加入所述甲苯/二甲苯及所述 10,11-二溴亚氨基二苄,加热回流从而生成所述10-甲氧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
更佳地,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选自氢氧化钾;所述碱金属醇盐选自甲醇钾。其反应 方程式可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3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槐米中提取高纯度芦丁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景观步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