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能源产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4142.4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明岗;马建新;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6/18 | 分类号: | F02C6/18;F02G5/00;F02B43/00;F02B63/04;F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产出 分布式 能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领域,涉及能源产生系统,尤其是能产出多种能源的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分布式能源是在一定范围内利用管网和电网向区内同时提供电力、热水和空调冷热的综合加工厂。该系统将能源按品位梯级利用,因此系统综合能源效率高、环境排放少,能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减少大面积停电造成的损失。然而,在这种能源动力系统中,含碳燃料化学能的转换利用过程通常是以直接燃烧方式将其转化为热,热再依卡诺循环效率的限制转化为机械能。基于热力系统的品位梯级利用原理及系统优化集成理论,能源动力系统从简单热力循环到复合热力循环的发展充分实现物理能的梯级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动力系统中能的品位最大损失并非发生在物理能的传递与转化过程,而是发生在化学能转化为物理能的燃烧过程。目前,减少燃料燃烧过程的品位损失的主要方法仅限于提高热力循环的初温,然而,热力循环温度的提高还受到材料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真正实质性的突破应着眼于如何降低燃料化学能的释放过程中能量释放侧的品位。为此要将物理能的梯级利用概念拓展到化学能及化学能向物理能转化的阶段,实现化学能与物理能的综合梯级利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因其高功率密度,无污染,低温操作和低噪声等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燃料电池汽车(FCV)以PEMFC为动力,因此可兼顾能源和环境,世界各国已意识到它是未来汽车业发展的最好选择,它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政府和几乎所有国际著名汽车制造商的重视。
我国已于2002年启动了863高科技重大专项,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20辆燃料电池车成功完成了接送贵宾的任务,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上海也在制定结合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清洁汽车的商业化运营计划。
随着FCV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商业化应用的来临,氢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氢气的品质将成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迄今为止,氢气的主要也是最可靠的规模来源还是天然气、煤、石油的重整和电解水。采用重整制氢如果选用化石燃料为原料,只是以氢作为核心清洁能源载体的能源体系的能源来源的过渡性解决方案,但如果采用的是以生物质气为原料(比如沼气)的话,将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能源产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产生高能效的清洁能源氢气的功能,还能够连续不断地提供电力、空调或其它用途的冷、热。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能源产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包括燃料驱动动力机、发电机、补燃装置、重整制氢装置、氢气提纯装置、制冷机,动力机向发电机提供热能供其发电,动力机排出的烟气与氢气提纯装置提纯氢气后产生的不纯尾气进入补燃装置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重整制氢装置为重整制氢供热量,重整制氢制得的氢气经由氢气提纯装置提纯后供氢,重整制氢装置的尾气进入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制冷、制热或提供热水。
进一步,其还包括压缩机,设于氢气提纯装置前,为氢气提纯提供压力。
该重整制氢装置包含有重整反应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重整反应器制得的氢气依次经过热交换器换热后进入氢气提纯装置。
该重整制氢装置包含有重整反应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重整反应器制得的氢气依次经过热交换器换热后进入压缩机压缩并由氢气提纯装置提纯。
该燃料驱动动力机为燃气轮机。
该燃料驱动动力机为燃气内燃机或柴油机。
其还包括缸套水热交换机,燃气内燃机或柴油机的缸套水进入吸收式制冷机的低温发生器制冷或产生热水或进入缸套水热交换器产生热水。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系统不仅拥有通常分布式发电循环中具有的能量梯级利用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将冷、热、电联产的传统分布式能源系统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低品位的热能提供给制氢化学过程以产生具有更高能量品位的氢气,同时将制氢提纯过程产生的可燃尾气加以利用,进一步提高分布式冷、热、电、氢气的能源共生系统的效率。
2.减少了对电网供电的依赖,增加了在电网供电发生故障下的供电的安全性。
3.能够以生物质为原料,为小型基地提供冷、热、电,为燃料电池车和飞行器提供氢燃料,由此建立不依赖大电网的小型、高效、清洁的“能源岛”。
4.随着燃料电池车的逐步推广,在没有电网供电但生物质相对比较充分的偏远地区,该系统不仅可以为燃料电池车提供氢气加注,而且为氢气加注站及附近居民提供电力、空调冷热和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