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4443.7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华;谭学军;沈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G01N33/573;C12Q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系统 运行 异常 生物 活性 监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包括集水桶,集水桶与进水泵连接,进水泵与厌氧池连接,厌氧池与兼氧池连接,兼氧池与曝气池连接,曝气池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污泥回流泵与厌氧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池与兼氧池之间通过内回流泵连接,沉淀池设有出水管和污泥管道,在厌氧池和兼氧池内均设有搅拌机,在曝气池内设有取样点。
3、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生物活性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B、运行上述生物活性监测装置;C、从曝气池的取样点取出污泥混合液,测定其TTC-脱氢酶活性;D、将上述TTC-脱氢酶活性值与正常值比较,判断是否运行异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活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污水停留时间分别为:曝气池5~7小时,厌氧池1~3小时,兼氧池1~3小时,活性污泥有机负荷为0.1~0.14g/(g·d)(以五日生化需氧量及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计,下同),内回流比为1.8~2.2,污泥回流比为2/5~3/5;曝气池溶解氧为2~4mg/L,污泥龄为13~17天,沉淀池停留时间约为2~3小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活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为:a、在离心管中加入污泥混合液、Tris-HCl缓冲液、0.36%的Na2SO3溶液和0.4%的TTC溶液按照1:0.8~1.2:0.2~0.4:0.2~0.4的体积比混匀制成样品,同时将蒸馏水、Tris-HCl缓冲液、0.36%的Na2SO3溶液和0.4%的TTC溶液按照1:0.8~1.2:0.2~0.4:0.2~0.4的体积比混匀制成对照液;b、将样品与对照液分别于(37±1)℃恒温水浴振荡器振荡25~35min后加甲醛终止酶反应,其中污泥混合液与甲醛的体积比为1:0.3~0.5或者蒸馏水与甲醛的体积比为1:0.3~0.5,以上均为暗反应;c、将样品与对照液分别在3500~4500r/min速度下离心10~20min后,弃上清,分别加入三氯甲烷混匀继续在(37±1)℃条件下暗处水浴振荡萃取8~12min后在4000r/min下离心8~12min,三氯甲烷与污泥混合液的体积比为0.8~1.2:1或者三氯甲烷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0.8~1.2:1;d、分别取样品和对照液的有机层,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85nm处读取吸光值;e、步骤c中样品离心后的产生的沉淀污泥在(105±1)℃下烘干至少1小时后测污泥干重;f、按照下列公式计算TTC-脱氢酶活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活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构建两套生物活性监测装置;步骤B中分别运行该两套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其中一套为正常水样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另一套为非正常水样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在该两套生物活性监测装置分别取样污泥混合液;步骤C中分别测定两套生物活性监测装置的TTC-脱氢酶活性,其中根据正常水样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中取样的污泥混合液计算出的TTC-脱氢酶活性为正常值,将非正常水样的生物活性监测装置中取样的污泥混合液计算出的TTC-脱氢酶活性与正常值比较,判断是否运行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4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芝孢子破壁率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吸水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