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甜玉米种子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4449.4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姚东伟;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科院蔬菜种苗开发经营部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甜玉米 种子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处理和种子包衣应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超甜玉米种子播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超甜玉米的种植在我国已日益普遍,但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弱,田间出苗率一般仅为50%左右,种子不耐贮藏,这成为限制超甜玉米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改善超甜玉米的种子活力,提高田间出苗率及贮藏性已成为一个迫切有待解决的问题。超甜玉米本身的遗传特性是造成其活力低下的一个原因,超甜玉米与普通玉米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携带了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隐性突变基因,从而造成种子皱缩、不饱满、易破碎,出苗率低,抗逆性差。尤其在早春早播低温多湿条件下容易受到吸胀冷害,降低出苗率。超甜玉米种子极易受到病菌的侵染是造成其出苗率低下的另一原因,超甜玉米生产中,种传病害对其生长影响很大,往往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且超甜玉米种子含糖量高、种皮薄、易破碎,因此更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国内已有多项有关玉米种子处理技术的专利申请,其中申请号为200610155114的专利发明了用于提高超超甜玉米种子抗寒性的种子包衣剂;申请号为200510044492的专利提出了一种低温防护剂提高玉米抗寒和防潮的技术;申请号为200510042806的专利发明了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形成壮苗的种子处理技术及其产品配方;申请号为200410066570的专利发明了玉米全能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CN1717974C公开了一种促使玉米早熟的玉米种子处理方法;CN1317952C公开了用噻虫胺处理玉米种子的方法;CN1190123C公开了一种提高种子活力的固体引发方法。种子引发与包衣能明显地提高种子活力、抗病力及抗冷能力,现有种子处理方法没有很好解决超甜玉米种子出苗率低,不耐贮藏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超甜玉米种子加工方法,它可以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出苗速度和贮藏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甜玉米种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超甜玉米种子包衣剂,按以下比例配制:重量百分比为水57%-86%、成膜剂1%-3%、惰性粉料10%-30%、表面活性剂1%-3%、染料1%-2%、杀菌剂0.5%-2%,杀虫剂、肥料等其它活性成分0.5%-3%。所述的成膜剂是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阿拉伯胶;惰性粉料是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高岭土、碳酸钙、滑石粉;表面活性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木质素磺酸钙、苯乙烯基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酸;染料为以下物质的一种:弱酸性艳红、弱酸性艳绿、弱酸性嫩黄、弱酸性艳蓝;杀菌剂为嘧菌酯,杀虫剂为吡虫啉,肥料为锰肥、锌肥、微生物肥料,这些具体的化学物质是从现有市场上所购买。
2)种子包衣:将定量的的超甜玉米种子倒入转速为500rpm的旋转式包衣机内,加入种子重量4%的包衣剂,旋转20秒后取出。
3)种子引发:将包衣好的种子与引发基质、水按1∶2∶2的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在10℃-20℃条件下放置36-72小时。所述的引发基质为直径小于2毫米的蛭石。
4)种子干燥:将引发好的种子用筛子去除基质,室温回干24小时后准备播种或回干后置于35℃干燥箱内烘干至水分小于8%后密封贮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第一步对超甜玉米进行种子包衣杀菌剂处理,有效杀灭种传病菌,减少下一步引发处理过程中病菌的繁殖,提高引发效果。。
2)超甜玉米种子经过包衣处理,种子带菌量减少,耐贮性提高。
3)超甜玉米种子包衣后进行引发处理,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田间出苗率、出苗速度,提高种子和幼苗抗低温逆境和盐逆境的能力。
4)种子引发完成后室温回干,可以马上播种也可继续烘干至安全含水量贮藏待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开启包衣机,转速设定为4档,将3公斤种子倒入包衣锅内,同时加入100毫升种衣剂,其中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碳酸钙30%,染料2%,嘧菌酯2%,水61%,机器旋转20秒后,打开卸料斗,将包衣好的种子与蛭石、水按重量比1∶2∶2的比例充分混合,置于密闭的塑料袋内,在10℃条件下放置48小时。引发结束后将种子用筛子去除蛭石,室温回干24小时后置于35℃干燥箱内烘干至水分小于8%后密封贮藏。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科院蔬菜种苗开发经营部,未经上海市农科院蔬菜种苗开发经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4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治疗炎性或过敏性病症的嘧啶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