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类荧光标志物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7507.9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庄平;章龙珍;侯俊利;刘鉴毅;赵峰;冯广朋;黄晓荣;闫文罡;田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8L8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类 荧光 标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动物标志物。
背景技术
在进行鱼类实验时,常需要对实验鱼进行标志,将不同实验组的实验鱼区分开来。而在进行鱼类放流时,对放流的鱼进行标志,用以区分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通过对放流后回捕鱼有无标志的检测,确定标志放流鱼类群体在总群体中的比例,从而推测鱼类的洄游习性、生长规律、鱼类种群数量变动及增殖放流效果。
目前鱼类常用的标志方法有以下四种:
1、挂牌标志法:为最古老和应用最广泛的标志方法,依据固着方式不同可分为穿体标志、箭形标志和内锚标志三种,将标志物固着在鱼体上。但该标志方法对鱼体会造成损伤,同时标志的遗失率较高。
2、体外标志法:可分为切鳍标志(切除鱼类鳍条)、烙印标志(热、冷烙印)和化学标志法。但切鳍法和烙印法对鱼体会造成较大的损伤,而化学标志法价格较为昂贵,且标志保持率较低。
3、体内标志法:有线码标志、PIT标志、和档案式标志,但这些标志均需要购买专门的标志物和标志读取设备,价格较为昂贵。
4、生物遥测法:分为无线电标志和声纳标志,与体内标志一样,需要专门的标志和标志信号采集装置,价格昂贵,在国内运用较少。
国内标志技术发展较晚,目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挂牌标志方法,标志效果不理想。随着国内对鱼类资源保护与增殖的重视,现急需一种新型的鱼类标志物和快速有效的鱼类标志及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类荧光标志物,用以提高标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和医用硅胶,医用硅胶由硅胶基体和固化剂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称取0.9g硅胶基体,加入0.1g固化剂和1g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在培养皿中混合均匀,将硅胶-荧光粉混合物装入1ml的医用注射器中,放入4℃冰箱中过夜,即完成鱼类荧光标志物制备。
本发明由于标志物所用的为医用级硅胶,对鱼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标志鱼的成活率与未标志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将注射荧光标志的标志鱼在室内养殖设施中养殖不同时间后,检测荧光标志物的保持率,研究发现短期标志(60天)标志物的保持率可达到100%,长期标志(210天)标志物的保持率仍能达到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和医用硅胶组成,紫外线激发荧光粉(上海高纳粉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在254nm或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可发出红、绿、兰等颜色荧光,关闭紫外线等后余辉立刻消失;医用硅胶采用美国道康宁(Dow Corning)公司的MDX4-4210医用硅胶,医用硅胶由硅胶基体和固化剂两部分组成;鱼类荧光标志物制备采用的硅胶基体、固化剂、紫外线激发荧光粉的重量配比按照装入1ml的医用注射器中的定量计算,制备时称取0.9g硅胶基体,加入0.1g固化剂和1g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在培养皿中混合均匀,将硅胶-荧光粉混合物装入1ml的医用注射器中,放入4℃冰箱中过夜,即完成鱼类荧光标志物制备。
本发明由于标志物所用的为医用级硅胶,对鱼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标志鱼的成活率与未标志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标志方法简便,例如以体重50g左右的西伯利亚鲟幼鱼为标志对象,用装荧光标志物的1ml注射器配备5号针头,将针头斜插入西伯利亚鲟吻部腹面皮下,注入5mm左右的标志物即完成标志。标志检测方法也简便快捷,不需要昂贵的读取设备,将注射荧光标志后的标志鱼放置于紫外灯下,标志物会发射出显著的荧光,关闭紫外灯后,荧光消失。本发明将注射荧光标志的标志鱼在室内养殖设施中养殖不同时间后,检测荧光标志物的保持率,研究发现短期标志(60天)标志物的保持率可达到100%,长期标志(210天)标志物的保持率仍能达到95%以上,收到了显著的标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