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胶囊囊壳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7879.1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马晋隆;陈志明;史家俊;卢艳萍;倪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47/42 | 分类号: | A61K47/42;A61K47/08;A61K9/48;A61K8/1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胶囊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胶囊囊壳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软胶囊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密封安全、含量准确,均匀度好,外型 美观及携带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家庭用 品等领域。虽然软胶囊制剂得到快速发展,但软胶囊的胶皮配方大多沿用传 统的明胶、水、甘油的配方,用这类胶皮配方制成的软胶囊制剂往往在贮存 期内崩解时间明显延长,甚至崩解时限不合格,严重影响到软胶囊制剂在机 体内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制约了软胶囊制剂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软胶囊制剂在贮存期内囊壳明胶老化而导致软胶囊崩解时限 延长,甚至不合格的的现象,人们对软胶囊囊壳的配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Hom FS等人在研究软胶囊溶出速率的试验中,在标准软胶囊囊壳处方 中加入1%的各种添加剂来研究软胶囊的溶出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的 添加剂只引起溶解速率轻微的变化,而酸式盐和无机酸、有机酸能引起溶出 速率发生较大变化,可能是由于明胶中的多肽发生酸解引起(J Pharm Sci,1973,62:1001-1006)。Fukuyama S等人利用聚乙二醇400对明胶囊壳的硬 化作用,在囊壳处方中加入明胶量5%的聚乙二醇400作为辅助崩解剂,可 以缩短软胶囊剂的崩解时间(Pharm Res.1994,11(12):1704)。George AD等 人在地西泮胶丸的囊壳中加入山梨醇或山梨醇酐,可使地西泮胶丸在6个月 内硬度不变,不易变形(J Pharm Sci,1994,83(7):915-921)。但是,上述研究 对软胶囊的崩解时限和融变效果的改善不明显,结果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软胶囊崩解和融变效果 尚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更佳的崩解和融变性能的软胶囊囊壳组合 物及其应用。
软胶囊囊壳的老化通常是明胶内部肽链上的赖氨酰和羟基赖酰的ε-氨 基被氧化成醛基,然后相邻两条肽链通过醛醇缩合或醛胺缩合而交联在一 起。交联后的明胶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交联可以把两条或三条肽链牢 固地连接起来,使明胶胶原纤维韧性增强,水溶性和溶解速率降低,从而使 软胶囊囊壳的崩解或融变时间延长,甚至不崩解或不融变。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摸索和不断的试验优化,试图找到解决上述问题 的新途径。最终发现,使用醇醚类化合物作为助崩剂可获得较佳的崩解时效 和融变时效。分析原因,本发明人认为:由于醇醚类化合物上含有的羟基可 以与明胶肽链上的赖氨酰ε-氨基和/或羟基赖酰的ε-氨基以氢键的形式产生 交联,预先屏蔽掉ε-氨基的活性;较佳地若有抗氧剂存在,还能在抗氧剂的 协同作用下,阻缓ε-氨基被氧化成醛,以及防止肽链间发生进一步的缩合交 联反应,从而极大的改善软胶囊囊壳的崩解和融变性能。此外,醇醚类化合 物用作软胶囊囊壳组合物的助崩剂时,还起到了优良的增溶剂的作用:当软 胶囊囊壳遇到水、胃液或阴道腔体液时,醇醚类化合物与水接触,可使得囊 壳中的明胶软化、溶涨,同时将囊壳中的明胶从囊壳中溶解到水或体液中, 从而加快软胶囊的崩解和融变。
由此本发明制备了一种软胶囊囊壳组合物,其含有明胶、甘油、和水, 其还含有助崩剂,所述的助崩剂为醇醚类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醇醚类化合物是指至少含有一个羟基的醚类化合物, 优选二元烷基醇类化合物与烷基醇类化合物经脱水反应后形成的缩合物。所 述的二元烷基醇类化合物的碳原子数较佳的为2~9个,优选乙二醇、1,2-丙 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或二缩三丙二醇,最佳 的为乙二醇、1,2-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或一缩二丙二醇。所述的烷基醇类 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1~4个,较佳的为甲醇、乙醇、正丙醇或正丁醇,优选 甲醇或乙醇。所述的醇醚类化合物较佳的为如式I所示的醇醚类化合物,其 为二元醇类、一缩二元醇类或二缩二元醇类化合物与烷基醇类化合物的缩合 物,该醇醚类化合物应含有一个羟基和1~3个醚键,更佳的优选一缩二元醇 类化合物与烷基醇类化合物的缩合物。
式I
其中,A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正丁基;R1和R2各自独立的为H或甲基, 但不同时为甲基;n为1~3的整数。
本发明中,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醇醚类化合物为下述化合物时,其作为 助崩剂有较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小铝电解槽底上拱的方法及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钻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