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7945.5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敏;张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继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4 | 分类号: | H01H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绍宁;沈锡英 |
地址: | 20151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器中用于熄灭电弧的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断路器、接触器等各种开关电器中,通常都设置灭弧室来熄灭电弧,以保证电器设备运行安全。在开关动作过程中,触点之间的电压引起空气介质放电,导致在灭弧室中形成电弧。在电弧形成过程中,由焦耳效应释放出的能量非常高,实践中通用做法是在灭弧室中设置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元件,该元件在电弧出现时能够发出气态物质。这种物质对由电弧产生的等离子体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减小传导率来促进减小整体的电弧现象。
中国发明专利ZL 00819243.X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如图1所示,它包括由多个U形金属板30构成的灭弧栅片和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40,金属板30具有两个侧臂31、32,该壳体40大致为平行六面体,并包括两个侧壁41、42和一个顶壁44,侧壁41、42的内侧具有多个彼此相对的狭槽47,用于插入上述金属板30,所述顶壁44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49,所述壳体40还包括底壁43和后壁46,该底壁43具有至少一个开口48,所述壳体40在正面是敞开的。这种结构虽然元件数量少、易于装配、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但也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安装在壳体内的金属板栅片并不能受到壳体的有效保护。由于壳体的正面是敞开的,因此金属板栅片的内侧面(构成金属板U形开口的侧面)都是直接暴露在电弧之下的,特别是金属栅片的端部很容易被电弧烧损,同时烧损产生的金属粒子也不利于灭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弧栅片不易被电弧烧损的灭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灭弧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和多个栅片,所述栅片有两个侧臂,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栅片的侧臂相配合的狭槽,所述壳体有两个,分别套在栅片的两个侧臂上,壳体的后面敞开,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狭槽相连的插孔,所述侧臂的前端部插入所述插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栅片的两个侧臂上分别套着一个壳体,且侧臂的前端部插入壳体的插孔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栅片被电弧烧损,同时绝缘壳体发出的气态物质也有利于灭弧。
优选地,所述栅片侧臂的前端部较其余部位更细一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一个U形的引弧板,所述引弧板包括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栅片的下方并与栅片平行,所述两个侧板向上延伸并分别与两个壳体的外侧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引弧板由一块金属板折弯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的外侧面上设有凹槽与引弧板的侧板相配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灭弧装置。
图2是本发明一种灭弧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两个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栅片的形状示意图。
图6是栅片与壳体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外一种带引弧板的灭弧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灭弧装置包括两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100和多个栅片200。
如图3、图4所示,壳体的后面敞开,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平行的狭槽101和插孔102,插孔102与狭槽101是一体相连的。
如图5所示,栅片200有两个侧臂201,侧臂的前端部202较其余部位更细一些。
结合图3-图6,各栅片200平行地插入两个壳体100中,栅片的两个侧臂201的外侧分别与壳体内的狭槽101相配合,侧臂的前端部202则插入插孔102内,从而侧臂的前端部202被壳体100完全保护起来。
如图7所示,栅片200与壳体100装配在一起构成灭弧室,在灭弧室的下方设有一个U形的引弧板300,引弧板300包括一个底板301和两个侧板302,底板301位于在栅片200的下方并与栅片200平行,两个侧板302向上延伸并抱住灭弧室,两个壳体100的的外侧面上各设有凹槽103,侧板302与凹槽103相贴合。引弧板300由一块金属板折弯而成,会更便于装配。引弧板300与静触头400相接触可以起到吸引电弧的作用,由于引弧板300与静触头400是同极电连接的,因此可以将电弧向外侧吸引,使其被隔断在栅片之间,以提高灭弧的效果。
同时,引弧板的底板301托在静触头400的端部底下,当安装在开关内时,引弧板300可以对静触头400起到支撑作用,以避免静触头4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影响动、静触头的接触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继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继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