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7971.8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裕;吴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F16L9/16;F16L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50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口 口径 塑料 缠绕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管,尤其涉及一种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地下给排水管道系统使用的管材主要有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由于其建设年限较长及车流量较大,有些路段的地下混凝土排水管及铸铁供水管已相继破损老化,造成城市排水堵塞、供水管爆裂,不仅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因施工工序较复杂、管道接口数目较多、防渗漏不易及时处理,日积月累不仅会造成道路地基下沉、污水渗漏,还会污染土质、水源,成为公害。为此,采用具有良好的耐压、质轻、耐腐蚀、环保型管材已成为当务之急。
最近几年,各类塑料管材逐渐在国内兴起,并逐步代替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相对于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塑料管材在相同的耐压条件下,具有质量轻、耐腐蚀、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显著优点,且塑料管材使用寿命也较长。目前塑料管材比较常用的是PVC管材,虽然价格较低,但存在着质量较重,耐压不足,带有少量污染等缺点。而HDPE实壁管,虽然性能优良,但成本较高,浪费材料。所以,一种新型的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应运而生,它保持了常用塑料管材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们的一些缺点。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道用途非常广阔,其主要优势在口径方面,可以使用小型设备制作出口径大于2000mm的管材。但由于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道使用的原料主要是聚乙烯,而聚乙烯自身虽然具有较好的韧性,但弹性模量较小,制作出来的管材如果要满足管材的环刚度,必须增加产品单重,即使这样,在很多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经常使得管材外壁很容易受到刮伤或者冲击而产生破洞,从而影响产品工程应用质量,无法满足恶劣条件的要求,所以限制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道的应用和发展。
现有技术中,高密度聚乙烯双壁缠绕塑料排水管承插式管件(DN1600以下)常采用模具注塑的方法制作;大管径管件(DN1600及以上)因注塑区域范围太大整体注塑尚未完成局部塑料已冷却而不能流动造成无法成形,故大管径管件常采用钢塑复合(或不锈钢)弹性密封内承插连接件,安装比较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包括由塑料方管螺旋缠绕并用热熔胶焊接连接而成的大直径直管段以及由塑料带直接在直管段一端缠绕形成的承插口段。
所述的大直径直管段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200mm,所述的承插口段呈喇叭形。
上述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挤出成型机制作出塑料方管带材;
b、将方管带材送入缠绕装置进行螺旋缠绕并用热熔胶焊接连接成双壁缠绕塑料管材;
c、将双壁缠绕塑料管材定长切割成直管段;
d、将直管段固定在缠绕机上并在其一端套接一个承插口内模;
e、通过挤出成型机制作出塑料带材;
f、将塑料带材牵引送入缠绕机,在直管段及承插口内模上缠绕压合形成与直管段连成一体的承插口段,脱模后即成为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
所述的缠绕机内设有加热保温装置,步骤f中所述的缠绕压合在加热保温状态下进行。
所述的步骤e到步骤f连续进行,使进入缠绕机的塑料带材保持温度。
所述的直管段和承插口段采用同一种配方的塑料原料制作。
所述的同一种配方的塑料原料的基体为高密度聚乙烯。
本发明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只需一次加工即可成型,省工、省时,且无二次氧化降解的弊病。
2、承插口段采用缠绕成型,塑料加热温度要求较注塑低,省电,节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直管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带承插口的大口径塑料缠绕管,包括由塑料方管11螺旋缠绕并用热熔胶12焊接连接而成的大直径直管段1以及由塑料带直接在直管段一端缠绕形成的承插口段2。其中的大直径直管段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200mm,承插口段呈喇叭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