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7973.7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裕;裴姣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8 | 分类号: | F16L9/128;F16L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50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缠绕 波纹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管,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地下给排水管道系统使用的管材主要有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由于其建设年限较长及车流量较大,有些路段的地下混凝土排水管及铸铁供水管已相继破损老化,造成城市排水堵塞、供水管爆裂,不仅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因施工工序较复杂、管道接口数目较多、防渗漏不易及时处理,日积月累不仅会造成道路地基下沉、污水渗漏,还会污染土质、水源,成为公害。为此,采用具有良好的耐压、质轻、耐腐蚀、环保型管材已成为当务之急。
最近几年,各类塑料管材逐渐在国内兴起,并逐步代替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相对于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塑料管材在相同的耐压条件下,具有质量轻、耐腐蚀、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显著优点,且塑料管材使用寿命也较长。目前塑料管材比较常用的是PVC管材,虽然价格较低,但存在着质量较重,耐压不足,带有少量污染等缺点。而HDPE实壁管,虽然性能优良,但成本较高,浪费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由塑料方管螺旋缠绕并用热熔胶焊接连接而成,所述的塑料方管的内侧边向两侧延伸有一短边,热熔胶连接在各相邻两塑料方管的短边之间,形成波纹形管道壁。
所述的塑料方管的外侧面两角为圆角。
本发明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和特点:
1、管壁为波纹形结构,在环刚度相同的情况下,较实壁管节省大量原料;
2、管材一般由高密度聚乙烯添加其他助剂制成,质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
3、管材属柔性管,韧性好,耐冲击;
4、管内壁平滑,在同样坡度铺设条件下,流量、流速二项指标数值均高于混凝土管,从而在管材规格选择上可小于混凝土管;
5、具有优良的韧性和塑性,硬混凝土管和柔性PVC管都无法与之相比;
6、水密性佳,采用钢塑复合弹性密封内承插连接,可确保管内污水不外漏,并可顺应地基不均匀下沉,不会产生混凝土管的脱节断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由塑料方管1螺旋缠绕并用热熔胶2焊接连接而成,塑料方管1的内侧边向两侧延伸有一短边11,塑料方管的外侧面两角12为圆角。热熔胶2连接在各相邻两塑料方管的短边11之间,形成波纹形管道壁。
本发明的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的结构壁厚可以通过调整成型机械的内模旋转速度控制,螺旋角度及圆整度可以通过调整成型机械的内模旋转角度控制。
本发明中的塑料方管的外侧面两角为圆角。较直角方管而言,管材凹槽部分回填土相对比较紧实,避免造成不均匀力。
本发明的管道构向为固定角度的螺旋结构,因与承压方向(通常为水平或垂直)有一定角度,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压力,与直接挤出的直纹管道相比,不易出现脱节断裂现象。
以下是本发明的塑料双壁缠绕波纹管道的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1
取样300SN8管道,管道内径294mm,壁厚2mm,结构壁厚16.5mm。实施过程如下:物料由挤出机挤出经过冷却定径装置后,成为17×17mm方管,内层壁厚为2mm。牵引至缠绕成型机械,调整内模旋转角度及速度,同时利用熔融胶挤出机填充热熔胶并进行冷却,从而形成连续管材,定长切割并进行后处理。该制品的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
取样1800SN8管道,管道内径1785mm,壁厚6mm,结构壁厚79.54mm。实施过程如下:物料由挤出机挤出经过冷却定径装置后,成为82×82mm方管,内层壁厚为6mm。牵引至缠绕成型机械,调整内模旋转角度及速度,同时利用熔融胶挤出机填充热熔胶并进行冷却,从而形成连续管材,定长切割并进行后处理。该制品的物理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7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栅极形成方法
- 下一篇:具寿命记忆功能的继电器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