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风量分流三通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8057.5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喜平;王晓保;时华清;明岗;王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淮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蓄能空调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美英 |
地址: | 20009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风量 分流 三通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量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中风管的风量分流三通调节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铁送风系统中基本上采用单向送风和回风方式,向车站和区间送入经处理后的新鲜空气,排出混浊空气。设置在送回风管道上的三通风阀由总风管、直通支管和旁通支管构成,由于气流风量的流向基本上为直线运动,因而致使大部分的气流风量流向直通支管,只有极少量风在旁通支管上存在的内部静压作用下转折流向旁通支管,且由于在阀体内部没有气流分配控制装置,致使风管内各支管得风量不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近几年来出现了在直通支管上增加调节阀和导向板,以增加直通支管上气流风量的流入阻力,强制性地驱使部分空气流向旁通支管,但效果不明显,且调节困难,同时阻力增加,致使能耗也增加,因而导致使用成本较高,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的三通送风阀工作时所存在的各支路送风量不均、阻力大,不能按需要调节控制各支管内风量的弊端,提供一种具有合理调节向各支管的送风量功能的风量分流三通调节阀。
本发明的风量分流三通调节阀主体由总风管、直通支管和旁通支管构成,特征在于在总风管上设置有一进/排风量分流调节控制装置,在直通支管和旁通支管交接处转角位置上设置有分流导向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进/排风量分流调节控制装置由一前端部上设置有软性连动片、左右两侧设置有啮合块的引流板,两个具有控制引流板上下移动功能、由上带螺纹丝杆啮合内孔和导轨槽的导引槽板,以及固定安装设置在总风管外壳上、外端部上带调节手柄的螺纹丝杆构成;所述的分流导向控制装置由固定安装设置在直通支管和旁通支管交接处转角位置上的阀套、上带弧形导槽的支承架、轴装设置在阀套上的阀杆、限位伸置在所述支承架的弧形导槽内与所述的阀杆固定相连的刚性挡板构成。
此外,所述的设置在引流板前端部上的软性连动片可由具有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橡胶片充任;所述的上带螺纹丝杆啮合内孔和导轨槽的导引槽板具有通过所述的螺纹丝杆上的调节手柄调节控制所述的引流板上下移动的功能,固定限位垂直设置在所述总风管的左右内壁上。
工作时,所述的引流板通过左右啮合块与螺纹丝杆的近上端部装配相连,并受控于所述的调节手柄,可以沿丝杆按需上下移位,将进入/排出总风管的气流分隔成A、B两路进入/排出;所述的分流导向控制装置中的刚性挡板的顶端部与所述的设置在引流板前端部上的软性连动片的端部相搭贴接触限位,由B路进入/排出的气流受挡于所述的刚性挡板,于是转向流入/流出旁通支管,使旁通支管内获得所需的气流流量。
基于上述构思的本发明风量分流三通调节阀,由于在总风管上设置了具有对直通支管和旁通支管流入/流出风量调节功能的风量分流调节控制装置,并在直通支管和旁通支管交接处转角位置上设置了具有阻挡和导引气流转向进入/排出旁通支管功能的分流导向控制装置,有利于确保在现有技术中无法确保气流流入/流出的旁通支管内获得所需的气流流量,也有利于科学地控制风管流量,使用本发明的风量分流三通调节阀向各支管按需送风/排风,有助于加强空气的流通和更新,减少三通阻力,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各种仪器设备工作于通风条件良好、便于正常散热的环境中,确保正常工作寿命,同时由于减少了三通阻力,也有利于节能。此外,本发明的风量分流三通调节阀如果使用在地铁车站的送回风管道中,它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站厅层的空气温度低于站台层空气温度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大难题。因而本发明的风量分流三通调节阀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显著的经济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总风管 2.直通支管 3.旁通支管 4.风量分流调节控制装置
5.分流导向控制装置 6.软性连动片 7.啮合块 8.引流板
9.啮合内孔 10.导轨槽 11.导引槽板 12.外壳 13.手柄
14.螺纹丝杆 15.阀套 16.弧形导槽 17.支承架 18.阀杆
19.刚性挡板 20.左右内壁 21.顶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淮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蓄能空调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上海淮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蓄能空调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80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