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进风超薄风机过滤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9520.8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禹;程强;李文博;吕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进风 超薄 风机 过滤 单元 | ||
1.一种侧进风风机过滤单元,它包括引风装置和静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装置由风机箱(1)、多个风机(5)和多个过渡法兰(6)组成,所述静压过滤装置由静压过滤箱(2)、支撑骨架(13)、多个均压阻流板(8)、多个高效过滤器(9)和多个过滤器压紧机构(10)组成;所述风机箱(1)的进风端板(4)为网板,所述风机箱(1)的出风端板(12)开有多个安装口,所述多个风机(5)沿风机箱(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风机箱(1)内,且多个风机(5)的出风端通过多个过渡法兰(6)安装在出风端板(12)上相应的安装口处,所述静压过滤箱(2)的一端为封闭端,其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静压过滤箱(2)的开口端安装在风机箱(1)的出风端板(12)的外端面上,所述静压过滤箱(2)的下端板(14)为整张板冲网孔的散流板,所述支撑骨架(13)安装在静压过滤箱(2)的下端板(14)的上端面上,所述多个高效过滤器(9)沿静压过滤箱(2)的长度方向通过多个过滤器压紧机构(10)安装在支撑骨架(13)上,多个均压阻流板(8)沿静压过滤箱(2)的长度方向安装在静压过滤箱(2)的上端板的下端面上,且所述多个均压阻流板(8)的迎风面(8-1)与静压过滤箱(2)的上端板之间的角度为α,所述多个均压阻流板(8)的迎风面(8-1)与静压过滤箱(2)的上端板之间的角度α由静压过滤箱(2)的开口端到封闭端逐渐增大,所述静压过滤箱(2)的长度(L)为1800mm~2400mm,厚度(H)为200mm~24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进风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法兰(6)为恒定截面积的变形过渡法兰,所述过渡法兰(6)的进口端(6-1)到出口端(6-2)由四棱台(6-3)连接,且过渡法兰(6)的各横截面上的面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进风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过滤箱(2)的下端板(14)上网孔的孔径(φ)均为3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侧进风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过滤箱(2)的下端板(14)上相邻的两个孔之间的距离为6mm~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进风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阻流板(8)的个数为3~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进风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过滤单元还包括初效过滤器(15),所述初效过滤器(15)安装在风机箱(1)的进风端板(4)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侧进风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过滤单元还包括防静电围护垂帘(3),所述防静电围护垂帘(3)安装在静压过滤箱(2)的下端面的四条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95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