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人造薄木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9610.7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曹龙;郭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龙;郭明辉 |
主分类号: | B27L5/00 | 分类号: | B27L5/00;B27K5/02;B27D1/04;B27D1/10;B32B2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人造 木制 方法 | ||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木材装饰的需求越来越大。木材所具有华丽的颜色和优美的花纹,不仅能够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而且能够调节人的情绪,使身心得以放松。
然而我国的林木资源十分有限,尤其是用于装饰的大径级珍贵阔叶树素材更大量依赖进口,随着进口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木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木材日益增长的强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仍有大量的人工林木材得不到充分利用,制造科技木是缓解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之一。
科技木,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利用普通树种木材经旋切(或刨切)制成单板,进行染色处理后,按照天然名贵树种的纹理和色泽经电脑模拟设计后,层积胶压成木方,再经刨切,制成的仿珍贵树种木材色泽、纹理结构及各种装饰图案的薄型装饰材料,是一种仿各种天然珍贵木材的全新概念装饰用材料。
专利内容
本专利为一种新型的制造工艺,主要用于科技木的制作,其制造过程主要分两部分:
一、人工林木材单板的颜色处理
本专利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人工林杨木和桦木单板,杨木单板厚0.2mm,桦木单板厚0.1mm。
本专利中的人设处理方法分两种:染色和诱发变色
1、染色
选用环保型活性染料,通过浸渍扩散的方法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处理,优化得出最佳染色工艺。利用Lab计算机配色系统,模仿珍贵木材的颜色,进行仿真染色。
本专利所选用的活性染料具有价格低、色谱全、来源广、渗透性和化学稳定性好、染色工艺简单的特点,其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可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反应形成共价结合的活性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与木材的羟基形成共价键而固着在木材上,因而其色牢固度大大高于其他染料。同时活性染料还是一种环保性染料,在各国的禁用染料名单中都没有活性染料。
本专利主要实用染色来仿真珍贵木材的晚材染色。由于大部分珍贵木材晚材的颜色都较深,易于使用染色进行模拟仿真,同时较深的颜色也不会因为染色工艺的细微差别而产生较大的改变,适合与工厂的生产实际。
2、诱发变色
使用紫外光对桦木单板进行照射,调整木材中所含有各种官能团的分布和数量,如羰基、苯酚性羟基和醌型结构,使木材的颜色均匀化,达到调整木材材色的目的。
本专利所选用的诱发变色的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使用紫外光对木材进行诱发变色不会使木材产生腐朽变质的损害,不会降低木材的强度等级,同时也不需要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减少了生产成本。
本专利使用诱发变色来仿制木材早材的颜色。由于桦木单板的材质相对较好,且厚度较薄,使紫外光可以穿透使之诱发变色。同时紫外光的诱发变色主要使桦木单板向浅黄和明黄色发展,能够很好的模拟仿制珍贵木材的早材颜色。
二、单板的组坯胶合和刨切
按图1所示,分别用染色的杨木单板和经诱发变色的桦木单板进行交叉组坯,使用粘度适中的脲醛树脂,按图中进行模压胶合。在胶合过程中注意应力的释放,可适当进行多次胶压。
将胶合好的科技木方(如图2)根据花形的不同和设计纹理的需要,平行于弧形最高顶点处切线方向与木纤维方向成成一定角度(0°≤α<90°)锯割而成,锯制角度大,则弦切纹理的条数多,花形较宽大,角度小则弦切纹理的条数少,花形较狭长。其锯割方向如图2中O所示。木方刨切面上的纹理为预先设计的弦切纹理,所以生产厂商可根据设计花纹自行进行刨切方向的设计。
图1是人造薄木生产结构图,图2是人造薄木刨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龙;郭明辉,未经曹龙;郭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09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