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ML格式的事件问题报告包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0860.2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帕拉维·马哈詹;多古·纳林;理查德·M·萨莱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林网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尚志峰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xml 格式 事件 问题 报告 | ||
背景技术
事件检测和管理系统通常存储条件,当条件被满足时,在装置 内产生错误消息。可以将错误消息(诸如,示出可能错误的警报) 作为消息发送到远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现有系统所发送的错误 消息未提供关于如何解决装置内的错误的足够的信息或过程。在其 他情况下,错误消息提供了大量数据和信息,其可能不能够被接收 该信息的网络操作者所理解。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包括逻辑 (logic),其被配置为对于在网络装置中已发生的事件进行检测, 基于检测到的事件来确定XML文档结构,并利用所确定的结构来 产生包括了有关检测到的事件的信息的XML文档。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检测网络 装置内的事件;基于检测到的事件来确定并形成XML头文件;基 于XML头文件确定并形成XML有效载荷文件,其中,XML头文 件和XML有效载荷文件包括有关被检测的事件的信息;并将XML 头文件和XML有效载荷文件捆绑并发送到第二网络装置。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网络装置可以包括逻辑,其被配置为接收 包括了XML头文件和XML有效载荷文件的XML文档,对于所识 别的标记字段来过滤XML头文件和XML有效载荷文件内的标记 字段,其中,XML头文件和XML有效载荷文件内的标记字段涉及 在第二网络装置中发生的事件,并对所识别的标记字段中的信息进 行分析。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包括 XML头文件和多个XML有效载荷文件的XML结构的文档,其中, XML头文件和多个XML有效载荷文件包括涉及在远程网络装置中 发生的事件的信息的标记字段;对XML头文件中的信息的标记字 段进行检验以识别XML有效载荷文件中的信息的标记字段;对于 所识别的信息的标记字段对XML有效载荷文件进行过滤;并且对 所识别的信息的标记字段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在其中可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概念的网络;
图2是图1的示例性装置的框图;
图3是图1的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图3的事件逻辑的功能框图;
图5是示例性主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例性反应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产生XML事件问题报告包的示例性处理的流程图;以 及
图8是接收XML事件问题报告包的示例性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详细描述将参照附图。不同附图中的相同参考标号可以 标识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此外,尽管主要在开放式系统互连(OSI) 模型的层2和/或层3处的路由器或其他网元的上下文中提供以下描 述中的一些描述,但是可以将原理和教导应用于通信的不同层处的 不同类型的网络装置(例如,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路由器、 同步光纤网络(SONET)分插复用器、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 交换机、同步数字体系(SDH)网元等)。
图1示出了在其中可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概念的网络。如所 示,网络100可以包括网元110、网络120、以及网络装置130。实 际上,网络100可以包括除了图1中所示的那些元件之外的附加的 元件。网元11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网络相关功能的装置,诸如,路 由器或交换机(例如,MPLS网络中的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 网络120可以包括互联网、自组网络、局域网(LAN)、广域网 (WAN)、城域网(MAN)、蜂窝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任意其他网络、或这些网络的组合。网络装置130可以包括服务器、 计算机或其他网元。网元110可以与其他网元(未示出)通信或经 由网络120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链接与网络装置130通信。
图2示出了网元110的示例性框图。如所示,网元110可以包 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接口230、互联240、及总线250。在 其他实现中,网元110可以包括比图2中所示的那些部件更少的、 附加的、或不同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林网络公司,未经丛林网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0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