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局域网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和接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1716.0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5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6;H04L12/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镇江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局域网 中的 ip 地址 分配 方法 接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局域网(WLAN)的IP地址分配技术,尤其涉及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和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运营商已经为公众提供WLAN业务。为了做到对WLAN业 务的可控制、可运营、可管理,通常需要对WLAN用户进行认证。只 有认证通过的用户才能使用WLAN业务。
WLAN用户通常采用DHCP+WEB接入认证方式。该认证方式通 常是先分配IP地址后能进行认证,如果用户终端(如便携式电脑)启 用了自动获得IP地址方式(即DHCP方式),只要开机就会占用公网 IP地址。
传统的为用户终端分配IP地址的方式包括:(1)直接分配公网地 址;(2)直接分配私网地址,在接入公网前由路由器或防火墙进行地址 转换;(3)用户开机后都分配私网地址,当用户需要上网进行WEB认 证,在认证通过后更换为公网地址。
上述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浪费公网地址,不上网的用户也占用公 网地址;第二种方式通过NAT,会影响一些业务的使用;第三种方 式,使用WLAN业务的用户体验都较差,例如IP切换时间较长。
作为IPv4的公网IP地址作为紧缺的通信资源,目前已面临严重短 缺的困境。运营商大规模开展WLAN业务,采用的认证技术主要是 DHCP+WEB认证,如果是直接分配公网IP地址,由于DHCP+WEB 认证技术的特点(先分配地址后认证),会造成一部分公网IP地址的浪 费。如何合理使用公网IP地址,提高公网IP地址的利用率,是一项急 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IP地 址分配方法,可以提高公网IP地址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包括:在启 用DHCP方式的终端开机后接入设备为该终端分配公网IP地址;当 该终端在预定的时间内未连接网络时接入设备为该终端重新分配私网 IP地址;开机后在所述预定的时间内连接网络的终端,如果在所述 预定的时间内未连接网络,则接入设备为所述终端重新分配私网IP 地址;当接入设备接收到具有私网IP地址的终端的上网请求时,为 该终端重新分配公网IP地址。
本发明的无线局域网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在用户终端开机后就 为其分配公网IP地址,可以提高用户体验,而如果用户终端在预定时 间内不上网,则回收该用户终端的公网IP地址,以提供给其他的终端 使用,有效地提高公网IP地址的利用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接入设 备,可以提高公网IP地址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接入设备包括:包括:公网地址分配模块,用于为 终端分配公网IP地址;私网地址分配模块,用于为终端分配私网IP 地址;终端状态监测模块,用于在启用DHCP方式的终端开机后通 知公网地址分配模块为终端分配公网IP地址,当终端在预定时间内 未连接网络时通知私网地址分配模块为终端重新分配私网IP地址;
该接入设备还包括:上网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终端的上网请 求,当判定该终端具有私网IP地址时通知公网地址分配模块为该终 端重新分配公网IP地址。
本发明的无线局域网中的接入设备,通过公网地址分配模块在用户 终端开机后就为其分配公网IP地址,而如果用户终端在预定时间内不 上网,则回收该用户终端的公网IP地址,以提供给其他的终端使用, 通过私网地址分配模块为终端分配私网IP地址,有效地提高公网IP地 址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WLAN中IP地址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图2为本发明的WLAN中IP地址分配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入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接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 性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WLAN中IP地址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如图1所示,在步骤102,启用DHCP方式的用户终端开机后,接 入设备为用户终端分配公网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1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