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1873.1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享;武田健太郎;吉见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63;G02F1/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以下,有时称为LCD)是利用液晶分子的电光学特性,显示文字或图像的装置。LCD在便携电话、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中广泛使用。在LCD中,通常使用在液晶单元的两侧设置偏振板的液晶面板。例如,在标准黑(normalyblack)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在没有施加电压时实现黑色显示(参见例如日本特许第3648240号公报)。
目前的液晶面板在液晶单元的一侧(例如液晶单元的目视确认侧),依次设置光学补偿层和偏振片。此外,在上述液晶单元的另一侧(例如,与液晶单元目视确认侧相反的一侧),依次设置光学补偿层和偏振片。前述光学补偿层通常也被称为相位差层或双折射层。光学补偿层以视角特性的改善、色移的改善和对比度的改善等的液晶面板的光学补偿为目的而使用。
发明内容
近年来,随着LCD的高精细化,其用途也越来越多。因此,期望提供显示质量优异的LCD。
然而,在目前的LCD中,难以全方位实现无着色的中性(neutral)显示,需要对其进行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全方位几乎无着色的中性显示的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液晶单元的两侧具有第1偏振片和第2偏振片,在上述液晶单元和第1偏振片之间具有第1光学补偿层,在上述液晶单元和第2偏振片之间具有第2光学补偿层,并且,在上述第1光学补偿层和第2光学补偿层之间具有第3光学补偿层,其中,上述液晶单元的波长分散为Re40(450)>Re40(550)>Re40(650),上述第1光学补偿层的波长分散和第2光学补偿层的波长分散为0.7<Re40(450)/Re40(550)<1.05,上述第3光学补偿层的波长分散为Re40(450)>Re40(550)>Re40(650)。
其中,Re40(λ)表示在23℃下,使用波长λnm的光,从光学补偿层或液晶单元的极角40°方向测定的相位差值。
其中,物质的相位差取决于波长,相位差值的波长分散大致分别以下3种。第1种波长分散是在可见光区域,越在短波长侧,相位差值就越大的情况。第2种波长分散是在可见光区域,从短波长侧至长波长侧,相位差值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第3种波长分散是在可见光区域,越在短波长侧,相位差值就越小的情况。
上述液晶面板液晶单元的波长分散为Re40(450)>Re40(550)>Re40(650)。因此,上述液晶单元具有基于Re40,在可见光区域,越在短波长侧,相位差值就越大的波长分散性。以下,将“基于Re40,在可见光区域,越在短波长侧,相位差值就越大的波长分散性”称为“正分散性”。
上述液晶面板第1光学补偿层和第2光学补偿层(以下,有时称为“第1和第2光学补偿层”),其波长分散为0.7<Re40(450)/Re40(550)<1.05。因此,第1和第2光学补偿层具有基于Re40,在可见光区域,越在短波长侧,相位差值就越小的波长分散性,或基于Re40,从短波长侧至长波长侧,相位差值基本没有变化的波长分散性。以下,将“基于Re40,在可见光区域,越在短波长侧,相位差值就越小的波长分散性”称为“逆分散性”,将“基于Re40,从短波长侧至长波长侧,相位差值基本没有变化的波长分散性”称为“平坦分散性”。
上述第3光学补偿层的波长分散为Re40(450)>Re40(550)>Re40(650)。因此,上述第3光学补偿层与上述液晶单元相同,具有正分散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波长分散基于Re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1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
- 下一篇: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