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耕地蓄水防洪防旱增加地下水补给系统工程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1949.0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钟显亮;黄福元;杨嘉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显亮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A01G25/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辽宁省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耕地 蓄水 防洪 防旱 增加 地下水 补给 系统工程 | ||
本发明为农业工程和水利工程技术。
由于气候变暖,全球近年暴雨特大暴雨成灾,抗御洪水成为各国各级政府的经常性工 作。每年为抗洪的临时投入十分巨大,为江河修堤筑坝的工程量极大。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和湘、鄂、皖各省,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 亿元以上。防治洪水灾害的有效方法是耕地蓄水。
千百年来,我国已在山区建造了大量梯田。在六、七十年代,北方旱田区修建的梯田 遍及各地。但这些古今梯田的作用,主要为防止水土流失,没有考虑到众多梯田蓄降水以 防山洪和河洪的巨大作用。建议加高堤坝和排水口高度,当地在降水(暴雨)100mm以上 时也不致于产生地面迳流,将降水溜留在原地,通过土壤的渗透补给地下水。
在平原地区无梯田的概念,但它也有一些地形起伏,也可建梯田蓄水,只是需经水准 测量才能将大地按高程分片,然后筑堤。
在水田区,应创造和普及稻田养殖环境。在江南,已有人毁稻田挖塘养鱼,可见这在 经济上是合算的。把高程相近的水田块合并,构筑0.5m以上的深沟(蓄水鱼沟),宽度视 筑堤所需土量而定。鱼沟是鱼类稳定的栖息场所,稻田则是在有水时鱼类取食(吃杂草和 虫类)的地方。每块稻田的泄水口(门)设调水板、栅栏和标尺,以防鱼类逃逸和准确控 制稻田蓄水量(水深或水位)。在平常,稻田保持最适宜的水位。在暴雨将来临前,可将 稻田水放干。在暴雨来时,将调水板适度下调以蓄水,蓄水高度以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为 准,但必定高于平常水位。这样,即使大暴雨也不必泄水,当地就不会有洪水。鱼类养殖 有利水稻增产、稻户增收,这是稻农多年经验,推行起来不会有阻力。
现在推行耕地蓄水防洪是很有条件的:拖拉机、推土机和挖掘机等多已普及,整平、 挖沟、筑堤的效率很高;气象预报特别是大范围降水的准确率极高;通讯系统完备。可在 每1—几个行政村配1个农民兼职的管水员,及时将泄水、蓄水的要求通知农户。现在有 很多农业专业户,他们种植的耕地多,科技素质也高,必有实施的积极性。必要时也可对 耕地蓄水工程进行补贴。
对排水困难、易发生内涝的地区和干旱地区,可建立太阳能风能排灌站,将电并网, 夜间建长明灯以诱杀害虫和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有了上述措施,暴雨淹城现象就可避 免。2006年台风“碧利斯”造成闽、湘等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2007年7月一场特 大暴雨使重庆主城区多处积水,49个城镇被淹。今年7月初的大暴雨使昆明成为中国威 尼斯。对这种情况各方人士提出各种对策,然而它们没有这里介绍的方法简易有效。实际 上1998年几乎遍及全国的洪水,若我国的16亿农田当时蓄水,它就可免灾。
本发明在水田地区是这样实施的:如说明书附图。其左为上高程稻田的耕作层(水平 黑线),右为下高程稻田耕作层,中为高程居中的稻田。在中高程稻田的剖面中,1为耕 作层,2为耕作层顶面。3为正常情况(苗期)的水位。4为育穗期的正常水位。5为水稻 的安全水位(在此水位以下,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6为控水板,可上提,下插控制水 位。7为水位标尺,可反映稻田2、3、4、5和高于5的水位。8为防鱼栅,为防止鱼类逃 逸。9为深水沟,深在1m±,为贮水护鱼沟,当水浅、放干时,鱼类可在沟栖息;有水时 则在稻株间游动觅食,为稻株除草和虫,并起耕耘和施肥作用。10为下游田埂的泄水口 的最低高程,它与耕作层顶面2为同一高程。
为起到防暴雨成洪水作用,水稻田的蓄水应是区域性的。为此,至少应在1~几个县 范围内统一行动;每1~几个村应设管水员。管水员根据天气预报的降水情况和稻苗生长 阶段通知各农户调控稻田水位。当有大暴雨来临前,管水员将控水板调到2、或3的位置 (视稻株生长期而定)。在非暴雨前,不必事先将水放尽,因有3至4、5的水位差,它所 蓄水量足以使当地没有洪水。
对山区梯田和平原旱田,一般只需将每块耕地的低高程方向的土堤修建完整,溢水口 提高到积水时在半天内积水下渗殆尽为准。
我国有16亿亩耕地,若将它们贮存的水位提高50mm,我国各河流就没有洪水;若连 续多天有暴雨,由于不可能各地都连续暴雨,它们引起的洪峰将显著降低,只是低洪峰、 较长期的低洪峰而已,不会成灾。所以各地现有江堤河岸已经足够高,抗洪能力已有富裕, 今后可将投入修堤的资金用于耕地蓄水工程。现在由于地下水超采而形成的降落漏斗将恢 复至原水位,沿海海水入侵陆地地下水的情况也将被扭转,我国淡水短缺现状将很快改观。 由于地下水几乎全部下渗,土壤湿透,地下水位升高,作物有充足水分,将生长得更好, 农户收入增加;各地区特别是干旱地区的气候将有所改善,增加了平常的相对湿度,风沙 灾害和空气中粉尘将明显减少,有利于人民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显亮,未经钟显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1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