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创式经皮自动给药生物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2029.0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南极;赵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南极;赵宜军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创式经皮 自动 生物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药物以一种无创的方式经过皮肤导入体内的无痛自动给药生物技术。
背景技术:
自从2004年起,中国科学家应用创新物理学理论进行了反演重建古代中医学的现代解剖与生理基础原理的研究并取得成功后,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预言的“中医的革命最终导致世界科学的大革命”已正式开始。首先是《环境集群量子流生物学理论》的创立,这一以人体为比较实验模型的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生命起源是上帝设计还是物种进化的矛盾,在物理学逻辑推理的基础上,阐明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电子生物生命的创生自然规律;其次是《永恒降温自旋凝聚作用引力子场物理学理论》的创立,这一同样是以人体为比较实验模型研究生物能不守恒原理的成果,再次成功解决了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不相容矛盾,在中国古典物理学精华论著的基础上,用创新物理学概念建立了一个由能量到物质,受永恒负能量控制着宇宙万物的统一自然规律;最后是《环境集群量子流生物医药学理论》的创立,这还是以人体为比较实验模型研究生理与病理变化机制的成果,解决了中医学原理与现代西医学原理相互冲突的矛盾。应用上述创新生物学与物理学理论,完成了一个用物理学来诠释人体生理与病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中西医学的学术精华融为一体。
在上述一系列创新基础理论的不断推陈出新基础上,利用其原理进行发明创新的应用技术也就群起而生,本发明正是其中之一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新颖性在于,将药物与暗物质引力子共同混装于可随身携带的特制容器内,利用暗物质引力子场的永恒降温自旋凝聚作用,激起肌肉内经穴特殊复式微循环结构中生物电磁场效应,从而引发特定经络环内细胞群生物体温激子超导隧道中生物电湍流循行效应,携带药物从扩张的皮部经穴细胞间隙渗入,随生物电湍流及局部血液循行,定向、准确、快速地输送到病灶细胞处,沿着先期而至的生物电湍流冲开的细胞离子泵通道进入细胞达到修复病变细胞结构,调整病态细胞功能的作用。
本发明要借助特制的混装容器与特殊的混装工艺流程实施,容器结构如说明书附图所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特制容器的侧立外观三视图
1-1是容器主体外壳; 1-2是容器药室盖;
1-3是容器内三通阀外柄。
图2是本发明特制容器侧视局部解剖结构图
2-1是容器主体外壳; 2-2是容器药室盖;
2-3是容器三通阀; 2-4是容纳暗物质引力子空间;
2-5是容纳药物空间; 2-6是容器上与三通阀的对接口;
2-7是三通阀上与容器的对接口; 2-8是引力子暗物质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首先要制造出前述的混装容器,制造容器的材料以透明高分子聚合物或是透明玻璃为佳,制造容器的工艺以预制模型注造成型为宜。
容器制造时分容器主体外壳、容器药室盖、容器三通阀三个部分,制后组装而成。
产品总装前先准备好暗物质引力子制造机和将预先制备好的暗物质引力子储入容器中备用,同时还要准备好需要载入的药物,制造好的容器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产品总装次序为:1、将预先准备的药物放进容器药物空间加盖密封。2、再通过容器三通阀门将引力子暗物质注入容器并封闭。3、将封装完的药物容器再进行适当的包装内即完成。
本发明的产品在使用时,只需将容器药室盖打开,让容器带药物紧贴于所选皮部经穴处的皮肤,然后拧动容器内三通阀外柄,让容器内的引力子暗物质场的永恒降温自旋凝聚作用通过药物室直达皮部经穴,激起药物下经穴经络环中生物电磁共振生物体温超导隧道中生物电湍流效应,达到本发明的无痛给药的技术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南极;赵宜军,未经秦南极;赵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2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将机械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永磁体发电机
- 下一篇:无线能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