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组合功能的相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2845.1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鸿;刘冠德;蔡峰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14 | 分类号: | A47G1/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功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相框结构,尤指一种具组合功能的相框结构。
背景技术
按传统相框具有一展示区域,其内可放置相片、图片,甚至立体展示 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关业者亦研发出所谓的“电子相框”,以便 由框体内建的播放程序,可将电子影像档案进行播放,以便获致动态的展 示效果。
而前述的传统相框为增加整体性美感,通常会在框缘增加饰边,唯该 饰边是为固定形式,在观赏一段时日后,即失去新鲜感。是以,业者为增 加相框的摆设及组合连接功能,其大抵是由枢轴将多个相框予以组装,惟 此种固定式连接,可明显观察到枢轴的存在,而并非一良好的连接方式。
基于上述的缺点,相关业者在相框间的组合连接方式,分别提出各种 实施方案,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58895号专利案“组合式相框饰扣” 所示,该相框扣饰的嵌接部的定位凸块及凸饰部间形成的定位区间可结合 于相框框缘,而一相框嵌接部外侧的嵌接凸条可与另一相框位于嵌接凸条 间的燕尾槽相互嵌接,以将相邻的两相框加以组合连接。
再者,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34869号专利案的“可联合使用的相 框结构”所示,其是在至少两框体的框边相对应位置开设多个枢接孔,另 将结合梢两侧的梢杆嵌插于相邻两框体的枢接孔,而形成组合连接。
此外,如美国第4,017,989号专利案及第4,115,935号专利案则是利 用扣件扣接于相邻相框的框边,而得以横向及/或纵向组合连接。
尤其是,如美国第4,532,727号专利案则是在相框四边等距突设多个 连锁元件,例如勾状元件,使相框通过连锁元件的扣接,而得以横向及/ 或纵向组合连接。
综上所述的先前技术,大抵是采用分离式扣件及固设于框体四周的连 锁元件,作为相框的组合连接。惟采用分离式扣件,固然于外观上难以查 觉扣件的存在(因扣件是装设于框背面或侧边),但欲进行扩充时,因扣件 并非一体依附于相框,以致稍有不慎即造成遗失,而无法进行相框的组合; 且相框重量若过重,常造成扣具应力不足而分离的缺点。而相框四周一体 设置的连锁元件,固然具有组合的便利性,惟组合后,相邻的相框因所述 连锁元件的存在,而形成明显的间隙,进而造成视觉的突兀感,诚为美中 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本发明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显示器设计及产销的经验, 潜心研究,期能克服前述相框组合连接时,分离式扣件容易遗失,且若相 框重量过重,常造成扣具应力不足而分离的窘状,以及相框四周突出的连 锁元件于组合后所形成间隙的缺失,希翼另辟蹊径,使相框的组合连接机 构设于至少一对侧边,使相邻的相框组合连接时毫无间隙的存在,且该组 合连接机构是一体设于相框,不致有容易脱离或结构应力不足的缺点,经 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发展出本发明的“具组合功能的相框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横向及/或纵向连接的具组合功能的 相框结构。
本发明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锁元件非外突,结构简单,且组立后, 两相邻框体边缘齐平且无间隙存在的具组合功能的相框结构。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具组合功能 的相框结构,其包括:一框体,其前方具有一展示区域,该框体至少一对 侧边的对角位置分别各自设置一接合槽及一结合孔,其中,该结合孔由一 穿孔径向连通一颈槽所构成;至少一对伸缩件,各伸缩件装设于对应的接 合槽内,且各伸缩件前端具有一造形对应穿孔的挡块,其可伸出或缩入所 装设的接合槽,且挡块向后延伸一杆径不大于颈槽的轴杆;由此,两个所 述框体组合连接时,将两个所述框体相邻侧边成对角设置的挡块及轴杆由 所处的接合槽伸出,使两挡块分别插入两个所述框体相邻侧边亦呈对角设 置的结合孔的穿孔内,并将轴杆朝向颈槽移动,使挡块抵住颈槽内壁,而 不致分离。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 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相框与伸缩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a至图2c为本发明伸缩件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相框与伸缩件结合后的立体图;
图4a为本发明相框进行纵向及横合组合连接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多个相框拆解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2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粉化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延长荔枝果实采后保鲜时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