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苇末复合土作为复土材料生产鸡腿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2908.3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新;姜小红;马一鸣;姜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苇 复合 作为 材料 生产 鸡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尤其是关于利用芦苇末复合土作为复土材料生产鸡腿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鸡腿菇是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身的食用菌新品种之一,菇体洁白,味道鲜美,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随着人们对其保健功能的逐渐认识,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鸡腿菇有一种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那就是不覆土不出菇。因此,覆土材料是影响鸡腿菇子实体生长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鸡腿菇生产大多数使用菜园土、农田土为覆土材料。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覆土材料最大的缺陷是:浇水后土壤表面容易糊化,水分渗透后容易出现覆土表面板结,导致透气性差,影响出菇;其次,鸡腿菇上市前要将根部泥土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比较费工,以纯土壤作为覆土材料,泥土容易粘在鸡腿菇子实体根部,难以清理,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产品质量。
芦苇是世界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在原料切片过程中,有3%-5%的下脚料通过筛孔落下,这种下脚料称之为芦苇末。一个中型造纸企业,日耗芦苇600-800t,日排出芦苇末30t左右,年排量达10000t,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芦苇末的排量还在增加。据资料,中国现有苇浆类造纸企业40多家,每年排出芦苇末总量在10-15万吨。长期以来,芦苇末一直作为垃圾处理,成为造纸工业的有机废弃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企业每年还要支付巨额的清理费。一个中型造纸企业,每年芦苇末清理费在60万元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覆土材料容易出现表面板结、透气性差、出菇难,泥土容易粘在鸡腿菇子实体根部等不足,提供了一种透气性好、不粘根、经济实用的芦苇末复合土作为复土材料生产鸡腿菇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芦苇末复合土作为复土材料生产鸡腿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发酵:将芦苇末与3%-5%的麸皮搅拌均匀,再按1:1.3-1.4的比例加水,拌好的料堆进行堆积发酵;
2)、腐熟晒干:当料温达到60-70℃时进行翻料,一般要翻3至4次,使芦苇末充分腐熟,发酵好的料晒干储存;
3)、掺沙配制:将发酵后的芦苇末基质含水量调整到65-70%,按1:1体积比,掺入沙土,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总量3%的石灰粉和1‰的杀虫杀菌剂,调节pH至7.5左右,配制成轻型复合覆土材料;
4)、覆盖栽培:覆盖厚度为3-4公分,当菌丝穿透覆土材料,表面开始扭结时,再覆1公分的夹沙土,直至菌丝长成。
上述的料堆是将料堆成宽1m-1.5m、高1m左右的长堆,每隔0.3m-0.5m打透气孔,然后覆盖薄膜或遮阳网;
本发明采用发酵后的芦苇末与沙土组成轻型复合覆土材料,不仅重量减少了一半,利于层架式栽培,而且改善了覆土材料的理化性状,避免了覆土的板结,增加了蓄水性和透气性,可以提高出菇率,产量增加15%左右。同时,这种轻型复合覆土材料,不会粘在鸡腿菇子实体根部,给清洁处理带来方便。同时,为芦苇末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减少了造纸工业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废物利用,一举两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芦苇末配料堆制发酵、腐熟晒干、掺沙配制、覆盖栽培,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将芦苇末与3%-5%的麸皮搅拌均匀,再按1:1.3-1.4的比例加水,拌好的料堆成宽1m-1.5m、高1m左右的长堆,每隔0.3m-0.5m打透气孔,然后覆盖薄膜或遮阳网,进行堆积发酵。当料温达到60℃时进行翻料,一般要翻3至4次。使芦苇末充分腐熟,发酵好的料晒干储存。使用时,将发酵后的芦苇末基质含水量调整到65-70%,按1:1体积比,掺入沙土,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总量3%的石灰粉和1‰的杀虫杀菌剂,调节pH至7.5左右,配制成轻型复合覆土材料。覆盖厚度为3-4公分,当菌丝穿透覆土材料,表面开始扭结时,再覆1公分的夹沙土,效果更好。使用这种轻型复合覆土材料,一般可以增加产量15%左右。各处理的产量见下表。
芦苇末复合覆土材料对鸡腿菇产量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2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