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3112.X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0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海藤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辉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终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装置,例如折叠型便携式电话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话装置(便携式终端装置)中,话筒单元(第一主体)具有包括连接孔(第一轴孔)的连接部分(第一铰链臂),在连接孔内部,沿着轴的整个长度以180°的间隔设置有一对接合突起。此外,构成铰链的轴状外壳(铰链轴)在其外周面上具有轴向设置的凹槽。铰链装配在连接孔中,使得凹槽与接合突起相接合,从而允许话筒单元(第一主体)经由铰链(即,该情况下,铰链轴)可折叠地贴在听筒单元(第二主体)上。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84805中公开了现有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装置中,连接孔(第一轴孔)中的接合突起被形成为直到连接部分(第一铰链臂)的端面。这种结构的问题在于,当在话筒单元(第一主体)与听筒单元(第二主体)之间作用强力,例如扭力时,该力集中于连接部分(第一铰链臂)的端面上的接合突起的底座上,造成底座中的裂缝并且因而容易使连接部分(第一铰链臂)断裂。在连接部分(第一铰链臂)上施加了较大应力的装置中,例如在用于通过向侧面旋转其液晶显示器(第二主体)来观看电视图像的便携式电话装置中,该问题比较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常规技术中的这些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带底座的第一主体,该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铰链臂,第一铰链臂包括具有轴向延伸的突出体的第一轴孔;以及带底座的第二主体,该底座上设置有包括第二轴孔的第二铰链臂。该装置还包括铰链轴,该铰链轴包括要与该突出体相接合的轴向设置凹槽,并且被装配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上,以连接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而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进行打开和闭合运动。该突出体被形成为使得该突出体的面对第二铰链臂的末端(end)以相对于第一轴孔的末端靠里的方式定位于第一轴孔内。
结合附图来考虑,通过阅读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外观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一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铰链臂的立体图,描绘了放大后的图2中所示的部分A;
图4是尚未附接滑环的第一铰链臂的立体图;
图5是附接了滑环的第一铰链臂的立体图;
图6是铰链轴的立体图;
图7是尚未装配铰链轴的铰链单元的剖视图;
图8是装配了铰链轴的铰链单元的剖视图;而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一铰链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示范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外观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一主体的立体图,而图3是第一铰链臂的立体图,它描绘了放大后的图2中所示的部分A。图4是尚未附接滑环的第一铰链臂的立体图,图5是附接乐滑环的第一铰链臂的立体图。图6是铰链轴的立体图,图7是尚未装配铰链轴的铰链单元的剖视图,而图8是装配了铰链轴的铰链单元的剖视图。
如图1中所示,作为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便携式电话装置100包括:手掌大小的长方体的第一主体20和第二主体30;以及铰链单元40,其用于连接第一主体20和第二主体30,从而允许其开合运动。
第一主体20包括话筒单元21、诸如拨号盘和功能键的操作键22,以及天线23。第二主体30包括听筒单元31和液晶显示器32。图1描绘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二主体30。在第一主体20的底座的两个末端设置有第一铰链臂41,而在第二主体30的底座的中心部分设置有第二铰链臂43。
如图2和3中所示,第一铰链臂41中各自形成有第一轴孔41a。每个第一轴孔41a中都设置有一对以预定间隔轴向延伸的突出体41b,均位于第一轴孔41a的上部和下部。具体来讲,突出体41b被形成为使得其内侧末端41c(面对第二铰链臂43的末端)以相对于第一轴孔41a的末端(内侧端面41g)靠里大约1毫米的方式位于第一轴孔41a内。类似地,突出体41b的外侧末端41d以相对于第一铰链轴41的外侧端面41h靠里大约1毫米的方式形成在第一轴孔41a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体成分浓度测定装置
- 下一篇:配线基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