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旋转舌片的液位计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3321.4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L·哈特;R·J·切斯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F01M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旋转 液位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液位计,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与相联的把手无关地进行旋转的舌片的液位计。
背景技术
诸如内燃机、变速器、液压工具等机器通常具有与其相联的流体系统。这些流体系统除其他系统外还包括润滑系统、工作流体系统、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这些系统的每一个中的液位都需要定期检查和补充。检查液位的一种方法是使用液位计(也叫做液位指示器)来进行的。该液位指示器通常包括通过管状引导件延伸进储液容器的舌片部分和位于其上用来指示储液容器中的流体量的标记。舌片部分连接有把手,该把手通过螺纹和可压缩部件如O型环相对于管状引导件密封。
尽管这种类型的液位计对一些系统来说能够满足要求,但其还是有问题的。具体来说,如果管状引导件包括弯曲部分,则舌片部分可能在管状引导件的弯曲部分处受约束。这种约束容易阻止把手旋转,在一些情况下,还会造成舌片在把手与管状引导件的接合过程中产生扭曲。在接下来的操作过程中,扭曲的舌片部分以类似于储存有能量的弹簧的方式进行动作,其储存的能量会造成把手从管状引导件脱离。如果把手从管状引导件脱离,就可能会造成气体和/或流体进入大气。
1996年1月23日授予Hitchcock的美国专利No.5485681(以下简称‘681专利)描述了一种系统,其致力于减小把手/引导件脱离的可能性。‘681专利描述了一种带有螺纹帽的旋转式液位指示器。其旋转动作允许液位指示器的舌片自由转动,从而能够使液位指示器与非线性填充管一起使用。螺纹帽在液位指示器和填充管之间提供紧密密封从而避免流体渗漏。
‘681专利中的液位指示器的舌片通过旋转接头与帽相连。具体地,该舌片通过销钉刚性连接到旋转接头上,该旋转接头的相对端又通过缸体连接到所述帽上,该缸体具有双叉的叉形件。每个叉终止于三角形夹具。所述叉由诸如塑性材料的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以使叉向里弯曲。在处于正常位置时,各三角形夹具最末端之间的距离比帽的内径大。然而,当叉向里弯曲时,三角形夹具最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帽的内径,从而允许叉插入所述帽中。当叉之后被释放时,它们就向外扩张至正常位置并与帽的内表面接合,从而使液位指示器舌片固定到所述帽。然而,由于叉仅与帽的内表面滑动接合,液位指示器舌片可以绕它的纵向轴线自由转动(即旋转)。
尽管‘681专利描述的液位指示器有助于减少不希望的帽/引导件的脱离的可能性,但仍然不是最理想的。即由于舌片和帽之间的连接依赖于塑性叉的弯曲,因此液位指示器的强度可能不足。例如,随着时间推移,叉可能会失去弹性从而不能扩张并与帽充分接合。弹性的丧失会导致舌片从帽分离。另外,随着失去弹性,塑性叉会变脆和断裂,这也会导致舌片从帽分离。如果例如由于发动机振动或者在加注燃料过程中销钉与旋转接头脱开,也可能使舌片从旋转接头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液位计用来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位计。该液位计可包括舌片、具有突起的把手和与舌片刚性连接并具有容纳所述突起穿过的孔的旋转接头。该液位计还可以包括构造用来防止所述突起从所述孔脱离的保持部件。当该液位计完全组装好后,所述旋转接头能够与所述把手无关地旋转。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另一种液位计。该液位计可包括舌片和刚性连接至舌片的旋转接头。该液位计还可以包括把手和将所述把手连接到所述旋转接头上的C形夹。
附图说明
图1是公开的一种示例性机器的视图;和
图2是与图1中的机器一起使用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示例性液位计的分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流体系统12的机器10。在图1表示的例子中,机器10可以是发动机,流体系统12可以是发动机的润滑回路。然而可以想到的是,机器10可以是该领域中任何其他类型的机器例如变速器、液压工具或具有相关流体系统的设备的其他类似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