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缝纫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3327.1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I·赖兴贝歇尔;J·费思;E·罗斯;E·哈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1/00 | 分类号: | D05B21/00;D0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缝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织物中缝制两个相互平行延伸的线缝的自动缝纫设备。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自动缝纫设备通过现有的公众使用已知。当利用自动缝纫设备在织物中缝制两个相互平行延伸的线缝时,产生如下问题:在缝纫操作中必须注意防止织物相对于织物进给方向的最少量的变形。在现有技术的自动缝纫设备中,经常使用双针机来得到这种双线缝。结果,外线缝比内线缝具有更长的线迹,出于外观原因以及在线缝固定质量和线消耗方面的考虑,这是不希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自动缝纫设备,以确保在缝纫操作中织物相对于织物进给装置不发生可视的变形。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确保在缝纫操作期间附接在织物上的其它部分,例如拉链闭合体,不干扰任何织物夹紧和进给过程。
在防止织物变形方面,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在织物中缝制两个平行延伸的线缝的自动缝纫设备实现,该自动缝纫设备包括缝纫机、用于在缝纫操作期间进给织物的织物进给装置以及线缝导向装置,该线缝导向装置包括用作导向构件的导向轮廓组件和导向体,其中,导向体沿导向轮廓组件被引导以限定一线缝形状,其中,所述导向构件之一刚性连接到织物支承板,而另一导向构件刚性连接到织物进给装置,其中,导向体能够在至少两个引导位置之间竖直地移位,并当处于第一引导位置时相对于导向轮廓组件以第一引导距离被引导,而当处于用于形成第二线缝的第二引导位置时,导向体相对于导向轮廓组件以第二引导距离被引导,其中,第二引导距离大于第一引导距离。至于防止由附接到织物的其它部分造成的干扰,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织物支承板和滑动体的自动缝纫设备实现,所述织物支承板包含沿进给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滑动体当处于下降位置时形成该凹槽的底部,而当处于抬起位置时填充该凹槽以导致滑动体使得包围该滑动体的织物支承板无接缝地连续延伸。
本发明基于如下事实:包含能够在两个引导位置之间移位的导向体的线缝导向装置使得能将同一个导向轮廓组件用于缝制两个相互平行延伸的线缝(双线缝)。根据本发明,导向轮廓组件可相对于导向体在两个引导位置之间移位;在该情况中,导向体不需要一定设计成用于在两个引导位置之间竖直地移位。当缝制这两个线缝时,特别地无需相对于织物改变织物进给装置的位置,从而防止织物由于这种位置的改变而变形。根据本发明,顺次缝制这两个线缝,其中只使用一个缝纫针。这样,可以以恒定的线迹长度缝制线缝,从而能够选择在线缝固定质量和线消耗方面的最佳线迹长度。
导向体沿导向轮廓组件滚动,其中,该导向体的具有较小外径的第一部分在第一引导位置支靠导向轮廓组件,导向体的具有较大外径的第二部分在第二引导位置支靠导向轮廓组件—所述第二引导位置相对于第一引导位置沿导向体的旋转轴线在竖直方向上沿轴向移位,使得当缝制两个线缝时能够实现可靠、可重复并且低磨损的引导。待缝制的两个线缝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置由两个导向体部分的外径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制造并且特别适于缝制具有相同线缝距离的大批量尺寸的导向体,其中该导向体的第一部分设计成具有较小外径的第一辊,导向体的第二部分设计成具有较大外径的第二辊。
一种其中导向体的两个部分是沿轴向间隔开的锥形体区域的替代性设计使得该导向体能特别连续地移位,由此可得到在精确线缝位置方面彼此不同的多个引导位置。这使得能够形成双线缝,其中,可以以确定的方式调整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两个线缝的距离。
以与导向体的锥体的锥角互补的角度对接触表面进行斜切/倒角—该锥体支靠导向轮廓组件的接触面,可使锥体和导向轮廓组件的接触面之间能形成面-面接触,从而减少了对导向构件的磨损。如果提供有足够的稳定性,则导向构件可用不特别硬的材料制成。
用于使导向体在至少两个引导位置之间移动的气动驱动器是刚性的和成本有效的。特别是当选定包含锥形导向体的线缝导向装置的实施方式时,需要一用于提供多个引导位置的驱动器。步进电机特别适用于这类驱动器。同样,可以设想包含多个中间档的气动驱动器。
用于夹紧织物的织物进给装置的压杆包括至少一个缝制边缘,所述缝制边缘的路线与线缝的路线一致,该压杆使得在缝纫操作期间织物能被可靠地保持绷紧,从而防止织物变形的危险。
这特别适应于包含纵向孔的压杆,其中,缝制边缘是纵向孔的一部分,纵向孔的路线与线缝的路线一致,或者其中纵向孔的宽度—垂直于线缝的路线—大于待形成的两个平行线缝之间的距离,而小于待形成的两个平行线缝之间的距离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未经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钮式双排水阀
- 下一篇:混凝土搅拌机轴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