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板的射出压缩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3403.9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蛯名利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9C45/36 | 分类号: | B29C45/36;B29K105/32;B29L7/0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射出 压缩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过射出压缩成型方法在固定模与可动模之间形成的型腔内进行薄板成型的射出压缩成型模具。具体涉及适用于板厚非常薄的导光板、透镜等光学薄板成型的射出压缩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关于导光板等光学薄板的成型模具,公知的有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将熔融树脂射出到由分型面彼此接合而形成的型腔内的射出成型模具。然而,由于在专利文献1中,型腔厚度一定,若成型品的板厚比预定厚度薄,则会发生熔融树脂无法填充到型腔末端的问题。同时使用上述射出成型模具来成型光学薄板时,即使凭借高速射出将熔融树脂填充到型腔末端而板厚大致一定地成型的情况下,也往往得不到所期望的内压力和双折射率值。
[0003]
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成型模具,一种型腔容积可变的射出压缩成型模具已在专利文献2和3公开。专利文献2的图1表示由一块模具的凸部与另一块模具的凹部嵌合形成的所谓印盒模具。专利文献1的图2及专利文献3表示型腔周围的框块可相对于型腔中央的芯块进退的所谓平挤模具。然而,这些射出压缩成型模具都是通过形成导光板侧面的框块相对于形成导光板主面(反射面或出光面)的芯块相对移动而对型腔内的熔融树脂加压,因此在两块之间会形成有微小的间隙。
[0004]
于是,在射出压缩成型模具的型腔内射入填充熔融树脂并推进芯块来对熔融树脂加压时,熔融树脂的一部分进入上述间隙而产生高度为0.02mm~0.04mm左右的毛边。如图6所示的毛边P7从导光板P主面P4(出光面)突出,因此,存在又是成型的导光板P的板厚超出规格又是过后毛边折断的麻烦,且有时需要对其作精加工处理。再有,若射出压缩成型模具的两模具块之间存在间隙,则会因构件间的滑动而发生咬合。
[0005]
专利文献1:特开平2004-249538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
专利文献2:特开平2000-263613号公报(权利要求6,图1、图2)
专利文献3:特开平2003-145593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构思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固定模与可动模之间形成的型腔内进行薄板成型的薄板射出压缩成型模具,可防止因模具所形成的薄板主面上突出的一定高度以上的毛边导致的薄板的板厚超出规格和过后毛边折断的麻烦。此外,根据情况其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可免去成型后的去除毛边工序的薄板射出压缩成型模具。
[0007]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射出压缩成型模具,为一种通过射出压缩成型方法在固定模与可动模之间形成的型腔内进行薄板成型的射出压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形成上述薄板主面的型腔形成面的芯块;设置成可相对于上述芯块在开、合模方向移动且具有形成上述薄板侧面的型腔形成面的框块;以及在芯块的型腔形成面上与框块邻接部分上设置的突条部。
[0008]
本发明的射出压缩成型模具是一种通过射出压缩成型方法在固定模与可动模之间形成的型腔内进行薄板成型的射出压缩成型模具,其中,芯块设置成可相对于框块在开、合模方向移动,且在芯块型腔的形成面上与框块邻接部分上设有突条部,因此能降低从薄板主面侧突出的毛边高度。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射出压缩成型模具的可动模的正面图。
图2为图1的A-A线处的剖面图,表示射出开始前的状态。
图3为图1的A-A线处的剖面图,表示型腔内树脂被加压的状态。
图4为图1的B-B线处的剖面图。
图5为通过本实施例的导光板射出压缩成型模具成型的导光板的剖面图。
图6为通过传统的导光板射出压缩成型模具成型的导光板的剖面图。
图7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射出压缩成型模具。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1射出压缩成型模具
12可动模
13固定模
14型腔
16芯块
16a,42a型腔形成面
19,19a,19b,19c,19d框块
21突条部
34气体通路
P导光板
P4出光面(主面)
P7毛边
P8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3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