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模块对称布置的功率换流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5424.4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T·G·沃德;G·S·史密斯;G·约翰;D·F·内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L11/18;H02M1/00;H02M7/48;H05K7/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 武;曹 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模块 对称 布置 换流 组件 | ||
1.一种功率换流器组件,其包括:
第一功率模块;
第二功率模块,所述第二功率模块联接到第一功率模块,使得第二功率模 块与第一功率模块相间隔第一间距;
第三功率模块,所述第三功率模块联接到第一和第二功率模块,使得第三 功率模块与第二功率模块间隔第二间距并且与第一功率模块间隔第三间距,所 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间距相等;
第四、第五和第六功率模块,所述第四、第五和第六功率模块联接到所述 第一、第二和第三功率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 功率模块形成六对相邻的功率模块,并且其中所述六对相邻的功率模块旋转对 称并且距离中心点等距。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功率换流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 功率模块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电子器件。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功率换流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第五和第六功率模块中的每一个功率模块都包括使得各自的至少一个电 子器件联接于其上的基片。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功率换流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第五和第六功率模块中的每一个功率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包括晶 体管和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功率换流器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第一、第二 以及第三功率模块与底板联接。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功率换流器组件,还包括与底板联接并将第一、 第二以及第三功率模块相互电连接的多个传导构件。
7.一种汽车逆变器组件,其包括:
底板;以及
与底板联接的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块,该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块包括多对 相邻逆变器模块,每一对包括第一和第二逆变器模块,在每一对中,第一逆变 器模块上的选取点与第二逆变器模块上的对应点间隔开一定间距,多个相同的 逆变器模块布置为使得对每一对相邻逆变器模块该间距都相等,其中所述多对 相邻逆变器模块包括至少六对相邻逆变器模块,并且其中所述至少六对相邻逆 变器模块旋转对称并且距离中心点等距。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汽车逆变器组件,其中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块中 的每一个都包括基片以及与基片联接的至少一个电子器件。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汽车逆变器组件,其中至少一个电子器件包括晶 体管和二极管。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汽车逆变器组件,还包括将多个相同的逆变器 模块之间相互电连接的多个传导构件。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汽车逆变器组件,其中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块 包括六个逆变器模块。
12.一种汽车驱动系统,其包括:
电动机;
与电动机联接的直流电源;
与电动机和直流电源联接的功率逆变器,以接收来自于直流电源的直流功 率并为电动机提供交流功率,该功率逆变器包括:
底板;
与底板联接的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块,该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块包括 多对相邻逆变器模块,每一对包括第一和第二逆变器模块,在每 一对中,第一逆变器模块上的选取点与第二逆变器模块上的对应 点间隔开一定间距,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块布置为使得对每一对 相邻逆变器模块该间距都相等,其中所述多对相邻逆变器模块包 括至少六对相邻逆变器模块,并且其中所述至少六对相邻逆变器 模块旋转对称并且距离中心点等距;和
处理器,其可操作以与电动机、直流电源以及功率逆变器通信并设置为对 它们进行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汽车驱动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 块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基片以及与基片联接的晶体管。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汽车驱动系统,其中功率逆变器还包括将所述 多个相同的逆变器模块之间相互电连接的多个传导构件。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汽车驱动系统,其中底板在其中心点处具有开 口并且电动机包括延伸穿过底板的该开口的电机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4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