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固定结构和电机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5467.2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尹相弼;全珍詠;朴英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固定 结构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固定结构和电机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电机振动被传递到外部结构的电机固定结构和电机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电机是一种在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驱动力的设备,其中磁相互作用是由外部电源提供的电能产生的。电机在各种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和家用设备中被用作驱动力产生装置。随着电机的使用的增加,已经开发了各种设备来改善电机带来的问题。
安装在冷却和加热设备、打印机等中的电机被固定和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获得特定目的。通常,电机被固定在支架上以构成电机组件。
传统的电机被用多个螺钉和螺母固定到主结构上。由橡胶材料等制成的振动吸收构件被插入主结构和电机之间,以吸收高速旋转的电机的振动。
然而,在上述结构中,电机振动的一部分通过固定螺钉和螺母被传递到主结构,从而产生这样的问题,振动吸收没有被很好地进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振动吸收构件应该被形成为具有比指定长度长的长度,以防止电机的振动被传递到主结构。然而,随着振动吸收构件的长度的增加,电机组件的尺寸增加。因此,电机组件很难应用于诸如打印机的需要小型化的产品。
而且,当振动吸收构件具有较长的长度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电机的振动被传递到主结构,但是电机没有被稳固地固定。因此,电机的旋转轴在电机的旋转中无规则地旋转,从而导致这样的问题,即噪音增加,或电机构件或联接到电机的机械装置的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电机振动,同时能维持紧凑结构的电机固定结构和电机组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电机振动,同时能稳固地将电机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的电机固定结构和电机组件。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势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部分将从该描述中变得显见,或者可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应用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电机组件而实现,该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固定构件,其设置成与所述电机间隔预定的间隔距离;以及振动吸收构件,其防止所述电机的振动被传递到固定构件,其中所述振动吸收构件形成为比所述电机和固定构件之间的预定间隔距离长出预定长度,并被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外围的外侧。
所述电机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辅助固定构件,该辅助固定构件具有台阶部分,以将所述电机和振动吸收构件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电机被固定到所述辅助固定构件的下表面,所述振动吸收构件被连接到位于所述辅助固定构件的上表面上的台阶部分。
所述电机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机的第一辅助固定构件,和用于将所述第一辅助固定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辅助固定构件。
所述振动吸收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固定构件和第二辅助固定构件之间。
所述振动吸收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固定构件和固定构件之间。
所述电机可以包括凸缘,该凸缘被形成用于连接至所述振动吸收构件。
所述凸缘可以位于所述电机的上部外围部分处。
所述固定构件可以包括轴孔,以接收所述电机的旋转轴。
所述固定构件可以包括齿轮固定部分,该齿轮固定部分被形成以可旋转地固定被齿轮连接到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的齿轮。
所述振动吸收构件可以包括连接螺钉的紧固孔。
在紧固孔中可以插入加强构件,以加强所述振动吸收构件的夹紧力。
本发明的前述以及/或者其它方面和效用还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电机固定结构而实现,该电机固定结构包括:电机;固定构件,以将所述电机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以及振动吸收构件,其防止所述电机的振动被传递到所述固定构件,其中所述振动吸收构件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并被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外围。
所述振动吸收构件可以具有比所述电机和固定构件之间的预定间隔距离长的长度。
所述振动吸收构件可以具有位于其相对侧中的每一侧上的多个紧固孔,并且所述振动吸收构件可以通过多个位于振动吸收构件的一侧的多个紧固孔螺钉连接到所述电机,并通过位于振动吸收构件的相对一侧的多个紧固孔螺钉连接到所述固定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