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5521.3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牟大强;唐剑;韦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1/06 | 分类号: | C22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4013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熔体炉内 精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炼铝用的炉内精炼器。
背景技术
目前铝熔体炉内用的炉内精炼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精炼器水平放置的头部2上的出气孔3是竖直方向,精炼气体从进气管道1进入精炼器头部2后,从出气孔3中喷出后向上直接浮游溢出熔体表面,由于气泡开始即具有一定的初速,气泡在熔体中的浮游路程和时间短,除气除渣效率低,同时在速度较快且较集中的气泡浮出熔体表面时造成表面较为剧烈的喷涌现象,使熔体与熔体上方的水、氧等反应,使熔体吸氢,产生氧化夹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炉内精炼器进行改进,通过改变精炼气体在熔体内的浮游路线,延长其停留时间,以提高除气除渣效率,减少氧化夹渣。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器,包括连接在精炼器的进气管道上的水平放置的精炼器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器头部为一根圆管,精炼器头部上的出气孔位于所述圆管管壁的最低处以使喷气方向竖直向下,或精炼器头部上的出气孔位于所述圆管的轴心线所在水平面与所述圆管管壁的最低处之间以使喷气方向倾斜向下;所述精炼器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陶瓷。。
对于出气孔位于水平面以下的方案,还可以在精炼器头部下面安 装支撑架,以保证精炼器头部与炉底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气泡向下的浮游距离。
本发明通过改变精炼器头部出气孔的位置,使出气方向水平或向下,而不再竖直向上,这样喷出的气体产生的气泡会向水平方向或向下浮游一定距离,而不是在浮力作用下直接向上溢出,延长了精炼气在熔体内的停留时间,利用扩散原理,使铝熔体中的氢充分进入气泡,并随气泡溢出铝液表面,气泡在浮游过程中,也会根据浮选原理,将部分非金属夹渣物带到熔体表面。因此这种精炼器提高了除气除渣效果,同时也会显著降低气泡溢出熔体表面时的熔体喷涌现象,减少熔体的再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熔体炉内精炼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器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2所示的铝熔体炉内精炼器,包括连接在精炼器的进气管道1上的水平放置的精炼器头部2,精炼器头部2为一根圆管,精炼器头部上的出气孔3位于精炼器头部轴心线所在水平面的管壁上。这样精炼气由进气管道1进入精炼器头部2向两端分流后,从精炼器头部2的出气孔3内水平喷出,形成的气泡要沿出气孔方向向前进浮游一 定距离,同时有浮力作用下向上溢出,延长了气泡在熔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浮游路线,可以有更多的氢气进入气泡和更多的夹渣物被带出,并且由于向上溢出的速度比出气孔竖直向上时要低,减少了由于表面熔体喷涌产生的二次污染。
如图3所示,是另一种实施方式,连接在精炼器的进气管道1上的水平放置的精炼器头部2上的出气孔3,位于精炼器头部轴心线所在水平面下方位置的管壁上,即可以位于最低处以使喷气方向竖直向下,也可以处于水平面与最低位置之间以使喷气方向倾斜向下。这样精炼气由进气管道1进入精炼器头部向两端分流后,从精炼器头部的出气孔3竖直向下或倾斜向下喷出,延长了在气泡熔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浮游路线。由于这种方式气泡要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因此最好在在精炼器头部2下面安装有支撑架4,以使精炼器头部4与铝熔体炉炉底保持一定距离。支撑架4最后安装在精炼器头部4的两端,不但支撑更加稳定,而且不影响喷气孔的加工和喷气。
精炼器可以用金属材料制作,也可用陶瓷等非金属材料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