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液晶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5705.X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一;韦忠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H04N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74144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液晶显示 系统 及其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三维液晶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家庭中常见的液晶电视为例,一般液晶电视只提供二维平面的显示,但其娱乐效果并不如三维立体显示所带来的印象强烈。
图1A为现有一种三维显示系统成像的示意图,而图1B为图1A的遮光眼镜对应显示器开启的时序信号控制图。请同时参考图1A及1B,当观察者观看三维显示系统100的显示器110时,显示器110的背光源(未绘示)会持续亮着。观察者戴上一副遮光眼镜120,而此显示器110会不断地输出分别给左、右眼的信号。此时,遮光眼镜120会对应显示器110输出的左、右眼信号来适当地开启,让观察者的左、右眼能够分别接受信号。在左、右眼分别接收到三维成像信号后,借由视觉暂留的效果,才会成为立体的影像。
在如图1B的时序信号控制架构之下,显示器110的画面一开始进行左眼画面1(L)更新。当显示器110更新完左眼画面1(L)后,遮光眼镜120的左眼关闭,而显示器110进入垂直空白时间(vertical blanking time),此时显示器110会持续显示画面1(L)。然后,在垂直空白时间之后,显示器110开始更新右眼的画面2(R),更新完右眼画面2(R)之后会进入第二次的垂直空白时间,使显示器110显示右眼画面2(R)。
图1C为图1A的三维显示系统有残影的示意图。然而,当显示器110开始更新右眼的画面2(R)的时候,遮光眼镜120的右眼会对应开启时,但是在此时右眼的画面2(R)并未完全更新完毕,因此观察者看到的并非是更新后的完整画面,而是会看到对应左眼的前一画面的残影以及对应右眼的即时画面的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显示画面影像残留的三维液晶显示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于使观察者可观看到一三维影像的三维液晶显示系统,此三维液晶显示系统包括一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一开关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一背光源,而开关装置位于液晶显示装置与观察者之间,并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电连接,使观察者的双眼分别于不同时间接收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其中,液晶显示装置更新显示画面时,背光源提供一第一亮度,而于液晶显示装置未更新显示画面时,背光源提供一第二亮度,且第一亮度较第二亮度暗。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适于使三维液晶显示系统的观察者可观看到一三维影像的三维液晶显示系统,此三维液晶显示系统包括一具有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一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位于液晶显示装置与观察者之间,并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电连接,使观察者的双眼可轮流接收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其中,背光源在开关装置使观察者的双眼皆不能接收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时提供一第一亮度,而于观察者双眼之一接收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时提供一第二亮度,且第一亮度较第二亮度暗。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适于使三维液晶显示系统的观察者可观看到一三维影像的三维液晶显示系统,此三维液晶显示系统包括一具有一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一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位于液晶显示装置与观察者之间,并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电连接,使观察者的双眼周期性地轮流接收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其中,背光源在开关装置使观察者的双眼皆不能接收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时提供一第一亮度,而于观察者双眼的其中之一接收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时的第一子时间提供第二亮度,于观察者双眼的其中另一接收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时的第二子时间提供第三亮度,其中第二、第三亮度皆比第一亮度亮,且第二亮度可等于第三亮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或一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开关装置为一遮光眼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未更新显示画面时,其中第一亮度较第二亮度暗包括使开关装置关闭背光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三维液晶显示系统更包括一电连接于液晶显示装置与开关装置的间的同步信号控制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三维液晶显示系统更包括一电连接于同步信号控制器与液晶显示装置之间的亮度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