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花茵陈茶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5904.0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8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小华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1/29;A61K36/53;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700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花 茵陈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白花茵陈茶及其生产方法,属于保健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保健茶的历史悠久,渊远流长,茵陈茶是我国保肝、护肝的保健茶之一,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使用单味茵陈泡茶,一是保肝、护肝的功能有限,二是单味茵陈保健茶味道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单味茵陈保健茶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保肝、护肝功能更强茶汤滋味更好的白花茵陈茶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白花茵陈茶,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物料,在一定时间内采集的相关部位和重量制成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白花茵陈:天然野生植物,6-7月份采集,根、茎、叶,重量为60-80%;
香草: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一种野生天然植物,6-8月份采集,根、茎、叶,重量为10-20%;
满陂香: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一种野生天然植物,6-8月份采集,根、茎、叶,重量为10-20%;
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花茵陈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精选原料:将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去杂;
②清洗:将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用清水洗干净;
③晒晾或(烘)干:将清洗好的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分别晒晾干或者放入红外线烘箱烘烤,温度控制在30-60℃,时间15-20分钟,使水份不超过5%;
④粉碎:将晒晾或(烘)干好的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经切碎机切段或粉碎机粉成粒状;
⑤筛选:将粉碎后的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过30-40目筛;
⑥杀菌:将筛选后的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紫外线灭菌10-15分钟;
⑦包装:通过自动茶包机由软性茶纸分包成小袋,重量为2g/包。
本发明白花茵陈保健茶,经2000多名长年饮用者反映,其保健作用保肝、护肝明显。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香草、满陂香原来因满山遍野都生长,虽有部分被采集入药,但大部分被遗弃当柴烧,被烂成肥料,无人问津,本发明变废为宝,开拓了保健茶的物源;增加了茵陈保健茶的作用,可借保健茶预防肝脏疾病,真正起到了饮茶防病、消除疾病的目的;袋装泡茶,携带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分别将6-8月份的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的各物料采集后进行去杂,清洗,晾晒干或放入红外线烘箱烘烤干,温度控制在30-60℃,时间15-20分钟,使水份不超过5%后按重量配比份称取重量,再将晒(烘)干好的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其最佳重量配比是:白花茵陈85kg、香草7.5kg、满陂香7.5kg)经切碎机切段或粉碎机粉成粒状粉(碎至30-40目),将粉碎后的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过30-40目筛,再将筛选后的白花茵陈、香草、满陂香紫外线灭菌10-15分钟,质量检查合格后,通过自动茶包机由软性茶纸分包成小袋,重量为2g/包,最后包装成盒出厂销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小华,未经何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