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阻挡薄膜和采用了该薄膜的显示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5973.1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9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飨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02 | 分类号: | H05B33/02;B32B2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阻挡 薄膜 采用 显示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阻挡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了气体阻挡薄膜的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有机EL元件等显示元件中使用的气体阻挡薄膜。日本特开2007-3045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基材薄膜的一个面上设有气体阻挡层、在另一个面上设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的树脂层的气体阻挡薄膜。另外,在日本特开平9-25430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基材薄膜的一个面上设有气体阻挡层、在另一个面上设有耐溶剂层的气体阻挡薄膜。但是,这样的气体阻挡薄膜在未设置气体阻挡层的一面上缺乏水分遮蔽性。因此,在有机EL元件等的制造过程中,会受到因薄膜摄入水分等或摄入的成分释放等产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06-3573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基材薄膜的两面均具有有机无机层叠型气体阻挡层的气体阻挡薄膜。但是,在日本特开2006-35737号公报中,由于在两面均设有有机无机层叠型气体阻挡层,因此其制造制造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即提供即使仅在单面上设有有机无机层叠型气体阻挡层也能有效地防止水分从未设气体阻挡层的一侧渗入的气体阻挡薄膜。
基于上述课题,发明人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基材薄膜的单面上设置有机无机层叠型气体阻挡层,而在另一个面上仅设置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以下有时称为“阻挡性树脂层”)来作为具有阻挡性能的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气体阻挡薄膜,其在基材薄膜的一个面上具有气体阻挡层,该气体阻挡层具有至少1个有机区域和至少1个无机区域,在上述基材薄膜的另一个面上仅具有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来作为具有阻挡性能的层。
(2)如(1)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中,气体阻挡层具有至少1层有机层和至少1层无机层。
(3)如(1)或(2)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中,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中的树脂是聚乙烯醇。
(4)如(1)或(2)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中,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中的树脂是多官能丙烯酸酯。
(5)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中,有机层是通过使含有至少1种具有双酚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
(6)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中,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和有机层的主要成分相同。
(7)如(2)、(4)~(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中,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和有机层的主要成分均为(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中,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的厚度为0.5~30μm。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中,气体阻挡薄膜的厚度为10~300μm。
(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其用于显示元件。
(11)(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材薄膜上设置气体阻挡层后,在上述基材薄膜的相反侧设置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
(12)显示元件,其采用了(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阻挡薄膜。
(13)如(12)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气体阻挡薄膜用作显示元件的基板。
(14)如(12)所述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气体阻挡薄膜用作显示元件的封固薄膜。
(15)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元件,其中,在显示元件上按以具有阻挡性能的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位于外侧的方式设置气体阻挡薄膜。
根据本发明,即使仅在气体阻挡薄膜的单面上设置有机无机层叠型气体阻挡层,也能抑制基材薄膜摄入或释放水分或气体,其结果是,在制作有机EL元件等显示元件时,能减少该显示元件的劣化,从而稳定地制造显示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现有的气体阻挡薄膜和本发明的气体阻挡薄膜用作有机EL元件的封固薄膜时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说明书中“~”是指包含其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本发明中的有机EL元件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5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序式液晶显示设备的调整电路及其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个性化板材模型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