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元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6178.4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7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权限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网元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行业高速发展,通信网络变得日益庞大。运营商在同一个管 理网络中需要同时管理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通信设备,随着运营商 的不断发展,用户量的不断激增,对网元设备的管理数量以及网元管理安 全性要求不断增高。
在网络管理架构中,由网元管理系统对网元进行管理,根据TDS0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中的规定,网元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的六大功 能:安全管理功能、告警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功能、配置 管理功能、拓扑管理功能。现有技术中网元安全的实现如下:
首先网元管理侧(即网元管理系统)设置用户密码;然后,网元侧(即 控制单板)向网元管理侧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连接建立后,网元管理侧 接收本地管理用户的登录密码,在网元管理侧完成网元权限信息认证(也 称为鉴权),网元权限信息认证成功后对网元进行管理。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网元权限信息认证在网元管理侧进行,由 于网元管理侧以及数据库安装在本地,安全性低。此外,在设置网元管理 权限时在同一时间只能够对单个网元设置网元用户密码,对于网元管理系 统中数千网元,逐一进行设置网元用户密码,效率低下。
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缺陷,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元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 和方法可以提高网元权限管理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网元权限管理系统,包括网元管理侧,和与之连接的网元侧,该 网元管理侧设有:分别用于设置用户密码报文和登录密码的用户密码设置 模块和登录密码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密码报文转换为用户密码配置 文件的数据配置模块;该网元侧设有主控制单板及与所述主控制单板相应 的备控制单板,所述主控制单板包括:用于存储所述用户密码配置文件的 数据库构件;用于对所述网元登录密码和所述用户密码配置文件进行鉴权 的鉴权模块;所述备控制单板用于保存所述用户密码配置文件。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侧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单板相应的备控 制单板,用于保存所述用户密码配置文件。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主控制单板和与之相应的所述备控制单板皆 设有主备控制板数据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控制单板保存的所述用户密 码配置文件写入相应的备控制单板。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数据库构件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元权限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网元管理 侧接收用户密码报文,并在转换为配置文件之后保存至网元侧;所述配置 文件保存至网元侧的主控制单板和备控制单板;S2、所述网元侧从所述网 元管理侧接收登录密码,并对该登录密码和所述配置文件进行鉴权。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将所述配置文件保存至一个或 多个已选定的主控制单板。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所述主控制单板将所述配置文 件同步到相应的备控制单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网元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通过将鉴权模块 设置在网元侧,又因网元侧及其数据库构件不是设置在本地,因此提高了 安全性,另外,本系统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实际应用中实施简单,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网元权限管理系统的实现框图;
图2是本发明网元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的实现框图;
图3是本发明网元权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网元权限管理系统和方法为实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主要采取 的技术是将鉴权模块设置在网元侧,这样网元侧及其数据库构件不是设置 在本地,进而实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并且设置了向网元侧多个主控制单 板分拆下发的功能构件,实现了对多个主控制单板写入密码,提高了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网元权限管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网 元管理侧和网元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6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分层式蚯蚓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 下一篇:高效连续光催化污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