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泥渣土提炼工艺及其与水泥混合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6848.2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锦峰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渣土 提炼 工艺 及其 水泥 混合 制品 | ||
1、一种余泥渣土提炼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余泥渣土;
从余泥渣土中分拣出所需要的建筑原料和可再生原料;
在密闭的锅炉内燃烧分拣出的建筑原料,并利用燃烧气体发电;
粉碎燃烧产物,形成颗粒或粉末;
将粉碎形成的颗粒或粉末与水泥按照预定配比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制成所需的环保型水泥制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泥渣土提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步骤包括:采用机械方式将余泥渣土铺开,然后通过人工拣选出可再生利用的材料,保留所需要的建筑原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泥渣土提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方式是采用挖土机铲起余泥渣土,再将余泥渣土铺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泥渣土提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拣选出的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包括钢筋、金属材料、玻璃制品、瓶罐及塑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泥渣土提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的建筑原料包括惰性废弃物、建筑剩余土、竹片、纸张、沥青、生活垃圾、木料或废弃家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泥渣土提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燃烧产物粉碎后,进一步将粉碎产物过筛,分离出颗粒状粉末和微细粉末,然后将颗粒状粉末与水泥混合并压制形水泥制品,将微细粉末、水泥及河沙混合形成墙体的批挡材料。
7、一种余泥渣土提炼后与水泥混合制品,其包括余泥渣土燃烧后经粉碎形成的粉末与水泥,所述粉末与水泥按照预定配比混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泥渣土提炼后与水泥混合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为墙体的批挡材料,所述粉末包括微细粉末,所述批挡材料包括微细粉末、水泥以及河沙,所述批挡材料中的水泥、微细粉末、河沙的重量配比为1∶1∶2.0-2.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泥渣土提炼后与水泥混合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颗粒状粉末,所述制品为颗粒状粉末与水泥的混合制品,颗粒状粉末与水泥的重量配比为3-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锦峰,未经李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68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乙酰氯为催化剂生产氯乙酸的方法
- 下一篇:船舶使用钻水螺旋轮推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