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铃声消音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7064.1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独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铃声 消音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移动通信设备中的手机铃声消音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用手机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的不可缺少的通信和沟通的工具。现有的手机来电提示方式有振铃和振动两种方式,若将手机设置为振动方式,则所有来电均无声音提示,有时对于重要而紧急的来电,用户可能会因为听不到提示音而忘记及时接听,这样会耽误重要事情办理,对于振铃提示方式,在私有场合如用户的家里,来电振铃时用户想接听就直接接听,对于特别来电不想接听的话可以随他振铃多少次而不用理会,不会影响别人,但在公共场合,如开会、正在演讲、观看演出等场合不便于立即接听来电,对于不想接听的来电直接挂断显得不礼貌,不挂断振铃会影响现场的其他人,对于重要的来电只能走到外面接听,边走铃声边响,也会影响到公共场合的氛围,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使手机来电消音的方法及系统同时又不影响其它功能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无法对来电实施快捷方便的消音操作,提供一种手机铃声消音的方法及系统,用户对于不想接听的来电可以按下消音键,此时来电处于消音状态不会影响公共场合的其他人,对于需要接听的重要来电,也可以先按下消音键等走到外面再接听,只要用户一按下消音键,手机来电就不再振铃了,对公共场合的氛围不会有任何影响,用户操作快捷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手机铃声消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手机读取来电号码并根据存储的消音状态判断是否处于消音的状态,若处于消音的状态则来电静音,若不处于消音的状态则来电振铃;
S2.手机来电振铃并判断是否接收到消音指令,若没有收到消音指令则继续振铃,若收到消音指令则来电静音,并根据消音指令设置消音状态。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存储的消音状态是针对特定电话号码或多个号码预先设置是否消音的标志。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存储的消音状态是位于针对特定电话号码或多个号码预先设置的消音状态表中的一个或多个记录中,所述记录包括电话号码和与其对应的是否消音的标志。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消音指令是由用户在手机键盘上选择一键预先设置或由手机出厂默认设置的消音键触发产生。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消音键是来电时屏幕提示的消音操作键。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对于表面没有按键的翻盖手机和折叠手机,所述消音键定义为打开键盘盖和折叠的动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构造一种手机铃声消音的系统,具体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特定号码或多个号码的消音状态;
消音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特定号码或多个号码的消音状态并存储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中;
消音触发模块,用于接收来电振铃时用户发出的消音指令并通过所述消音设置模块设置来电号码的消音状态;
铃声处理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消音状态与来电号码比较并决定来电静音或振铃。
具体的,所述消音指令是由手机键盘上的消音键触发产生。
具体的,所述存储单元是消音记录表中的记录,该记录存储电话号码和对应的是否消音的状态。
具体的,所述消音记录表根据消音键或打开折叠、打开键盘盖和手机晃动等手机硬件状态的改变触发设置其中存储的消音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机铃声消音的方法及系统,在不影响手机的其它任何正常功能的使用也不改变现有手机键盘和硬件结构的情况下,使用户可以对来电进行快捷方便的消音操作,满足了用户在公共场合对来电进行特殊处理的需求,增加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现一种手机铃声消音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现一种手机铃声消音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7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收放络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坐席班务安排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