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分离过滤器在杀灭水中摇蚊幼虫中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8538.4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荣宏伟;张朝升;张可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006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过滤器 杀灭 水中 幼虫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杀昆虫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杀灭水中摇蚊幼虫的物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水体污染程度的加重,直接导致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降低,使得适应富营养水体的摇蚊幼虫在水库、湖泊类水源水中大量孳生。现有的城市净水系统,由于工艺欠妥、管理不善等原因,使摇蚊幼虫这些水生动物进入清水池和供水管网,甚至出现在居民饮用水中,严重威胁到饮用水安全。现有水处理工艺常采用预氯化或预臭氧等化学氧化法预处理技术,利用化学药剂与生物体发生反应,杀灭摇蚊幼虫,解决摇蚊幼虫污染问题。虽然化学氧化法易于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结合,简单灵活,使用方便,对摇蚊幼虫表现出较好的灭活效果,但在这些氧化剂对摇蚊幼虫灭活过程中又与水体中的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发生反应,生成了一些对人体和动物体有毒、有害的致癌和致突变副产物,对水体变相地产生了二次污染,因此采用物理方法来杀灭摇蚊幼虫受到业内研究热点。
公开号为CN 1709052A、CN 1730408A和CN 1748497A分别披露了一种利用紫外光、臭氧和超声波杀灭摇蚊幼虫的方法,这些物理杀灭方法虽然克服了采用化学药剂杀灭摇蚊幼虫所存在的上述诸多不足,而且具有较好的灭活效果,但是杀灭后的摇蚊幼虫的尸体还必须经过沉淀、过滤等水处理工艺才能去除,这显然使杀灭摇蚊幼虫的过程成为水处理工艺的一个附加的工艺过程,无疑要增加水处理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建设投资。
磁分离过滤器是水处理中用于分离、过滤水中杂质的常用设备,它利用强磁场和过滤体将水中的杂质吸附、拦截再通过排污阀或采用反冲的方法排除。但是,在现有技术未见到有关磁分离过滤器具有杀灭水中昆虫的特性的记载,更没见到磁分离过滤器用于杀灭水中摇蚊幼虫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磁分离过滤器的新用途,即在杀灭水中摇蚊幼虫中的应用。
实际上,本发明上述用途是涉及磁分离过滤器在杀灭水中摇蚊幼虫中的应用。
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使用磁分离过滤器杀灭水中摇蚊幼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被处理的水以10~60m/h的速度流过磁通密度(亦称磁感应强度)为4000~6000高斯的磁分离过滤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杀灭效果,同时使摇蚊幼虫的尸体和其它杂质更便于分离、过滤,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被处理的水通过所述的磁分离过滤器前,按3~5mg/L比例往被处理的水中投入磁铁粉,充分混均后再流经磁通密度为2700~3200高斯的预磁器预磁。
为了避免摇蚊幼虫尸体和其它杂质将所述的磁分离过滤器堵塞而降低其分离、过滤的效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分离过滤结束后,将过滤截留在磁分离过滤器中的摇蚊幼虫尸体和其它杂质,先用压缩空气反冲,再用水反冲洗清除。
本发明所述杀灭水中摇蚊幼虫的方法的很容易在常规的磁分离过滤的水净化处理中得以实现,具体实现的步骤为:
(1)磁絮凝:向输送原水的压力管中加入3~5mg/L的磁铁粉,利用水流作用使原水与磁铁粉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流经磁通密度为2700~3200高斯的预磁器预磁絮凝;
(2)磁分离过滤:经预磁器预磁后的原水以10~60m/h的速度流过磁通密度为4000~6000高斯的磁分离过滤器进行分离过滤;
(3)过滤反冲洗:分离过滤结束后,所述的磁分离过滤器先用压缩空气反冲,再用水反冲洗,清除过滤截留的摇蚊幼虫尸体和其它杂质。
本发明所述的磁分离过滤器为水处理中常用磁分离过滤器,可以是永磁磁源过滤器,也可以是电磁磁源过滤器,其中所述的磁源可以位于管内,也可位于管外。
本发明利用磁分离过滤器产生的高磁通密度的磁力线直接作用于摇蚊幼虫,使得摇蚊幼虫体内细胞组织结构受到破坏而死亡,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即可达到杀灭水中摇蚊幼虫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方法易与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结合,设备体积小,减少了占地面积,可以节省部分基建投资,且易于实现净化的一体化、自动化;
(2)利用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及磁力线直接作用于摇蚊幼虫,破坏了其细胞组织,使其死亡,无需添加化学试剂,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
(3)本发明所述水的净化处理方法对水中有机物、悬浮物、溶解磷等的去除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絮凝剂的投量具有一定的助凝作用,而且有利于减少后续消毒过程中致癌、致突变物质的产生,还可有效地抑制摇蚊幼虫的生长和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8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