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的安全对外通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8826.X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设;崔铭常;张海光;倪凯;王怀涛;程雪岷;张松;林家用;毛乐山;林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智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体育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数据 安全 存储 设备 对外 通讯 方法 | ||
1.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的安全对外通讯方法,所述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采用通用型对外通讯接口,包括USB接口和网口,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通过USB接口与第三方USB存储设备进行通讯,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通过网口与网络服务器进行通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在对外通讯时,由位于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上的操作系统的驱动层实现对数据的选择性安全处理,具体为:
A、当与第三方USB存储设备进行通讯时,对从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输出的数据,由驱动层实现对输出数据的前置加密处理;对输入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的数据,由驱动层实现对输入数据的前置病毒扫描处理,仅允许不包含恶意代码的数据进入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以及由驱动层实现对输入数据的前置解密处理;在安全级别较高的场合,由驱动层实现禁用USB接口的数据输入;具体的实现方法如下:
A1、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提供单个USB接口,并通过修改操作系统安全策略,使USB接口仅支持Mass Storage Device型通用存储设备;
A2、修改操作系统内的Mass Storage Device设备读写驱动程序,在驱动层实现对读写的监控;在写入过程中,要求用户提供密钥,并用该密钥对输出缓冲区内的数据进行加密,再执行写入操作;
A3、在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中监视USB接口的设备接入状态;
A4、当有Mass Storage Device设备接入时,监视设备的枚举过程,直至设备就绪;
A5、通过A2中的驱动程序执行数据流出操作;
A6、通过反病毒程序监视数据流入操作,对流入的数据执行病毒扫描,仅允许不包含恶意代码的数据进入设备;
A7、在安全级别较高的场合,在Mass Storage Device设备读写驱动程序中禁用USB数据流入;
B、当与网络服务器进行通讯时,由驱动层实现对数据的打包或解包处理以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同时采用网络安全认证协议以保证通讯安全,以及不允许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通过网口访问普通的公共网络,允许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通过网口访问特殊的网络服务器;具体的实现方法如下:
B1、设立远程专用服务器;
B2、引入SSL网络安全认证协议,监控服务器的对外通讯状况;
B3、制订网络数据包格式,该格式支持基于SSL协议的网络通讯过程;
B4、在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底层,对打包过程中的本地数据访问进行监控,在本地数据读操作中前置加密处理,在本地数据写操作中前置解密处理;所述本地数据为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数据;
B5、在服务器端,执行与B4相对应的加解密处理,以保证服务器可获得通讯明文并执行后续存取操作,但在网络管道上流通的通讯内容处于密文状态;
B6、在通讯过程开始前,服务器发送密钥至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
B7、主动式数据安全存储设备仅能与专用服务器以特殊的通讯方式进行网络交互,且不定期更换网络数据包的格式标准,以确保网络通讯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智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东莞市智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88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