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析帧控制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9201.5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丽;黄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B7/0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贤卿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析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析帧控制头的方法、装置及系 统。
背景技术
当前通信领域的热点概念全球微波接入(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是一种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技术,最初该技术的 目的在于统一固定无线接入的空中接口。在WIMAX中,采用帧控制头编码信 息(FCH,Frame Control Header)描述当前帧的子信道使用情况,并携带下行 子帧子信道的使用情况和下行链路映射信息(DL-MAP,Downlink Mapping)的 编码方式、重复特性以及长度信息。终端在获得物理层同步后解析FCH的内容, 从而获取解析DL-MAP所需的信息。即,终端只有在正确解析FCH后才有可能 正确解析出DL-MAP的内容,从而完成入网的后续过程。
发明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由于FCH本身是采用4倍重复的编码方式,如果DL-MAP亦采用4倍的重 复的编码方式时,FCH与DL-MAP解调门限相当,即,正确解析FCH和DL-MAP 所需的信噪比相同。但是DL-MAP最高是可以进行6倍重复编码,所以FCH的 解调性能要低于DL-MAP采用6倍重复编码时的解调性能。由于终端必须正确 解析FCH后才有可能正确解析DL-MAP的内容,因此,FCH的解调性能就直 接制约终端对DL-MAP解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析帧控制头编码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 提高对FCH的解调性能。
所述解析帧控制头的方法包括:
获取帧控制头编码信息;
将获取的帧控制头编码信息进行合并;
对合并后的帧控制头编码信息进行译码并解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帧控制头编码信息的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帧控制头编码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帧控制头编码信息进行合 并;
译码解析模块,用于对经过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合并后的帧控制头编码信息 进行译码并解析。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映射信息描述模块,用于以压缩映射配合次级映射的方式描述上下行子帧 的映射信息;
映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映射信息描述模块描述的上下行子帧的映 射信息进行处理,固定所述压缩映射的长度;
帧控制头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固定长度的压缩映射,生成帧控制头编 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解析帧控制头编码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 设备和解析帧控制头编码信息的装置;
所述网络设备,用于向所述解析帧控制头编码信息的装置发送帧控制头编 码信息;
所述解析帧控制头编码信息的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帧控制 头编码信息,将获取的帧控制头编码信息进行合并,将所述合并后的帧控制头 编码信息进行译码并解析。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帧控制头编码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通 过合并帧控制头编码信息,提高了帧控制头编码信息的信噪比,提高了帧控制 头编码信息的解调性能,进一步提升了下行链路映射信息的解调性能,从而提 高了网络的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FCH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FCH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FCH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FCH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FCH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FCH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析FCH的另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9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