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9632.1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炬华;李绍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炬华;李绍旭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52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克伦特罗 检测 试纸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残留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又称瘦肉精、氨哮素、克喘素,是β2-肾上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兴奋剂)。化学名称为羟甲叔丁肾上腺素,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该药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是一种强效激动剂,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动物吃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饲料,能够改善养分的代谢途径,促进动物肌肉,特别是骨骼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合成的积累,从而加速动物生长速度,瘦肉相对增加。一般来说,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盐酸克伦特罗以后,可使猪等畜禽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酮体瘦肉率提高10%以上。因此,习惯上称其为“瘦肉精”。在体内代谢慢,当给动物用药90天,宰前停药5天,仍在尿液、血液、肌肉、和肝脏检出克伦特罗。克伦特罗的化学结构稳定,在体内不会破坏分解,以原形排出体外。污染的肉食品如猪肝食用要经过煮熟,但研究显示克伦特罗完全耐受100℃高温。要经过126℃油煎5分钟才会破坏减半。因此,常规烹调对肉食品克伦特罗残留不起破坏作用。人类食后发生中毒。临床表现为心跳加速、四肢颤抖、腹痛头晕,同时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等。
目前,测定盐酸克伦特罗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质联用分析法(GC/MS)、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等。上述这些方法由于其试验操作烦琐、时间长,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有丰富经验的操作人员,所需的仪器设备也比较昂贵、检测成本高,受限于实验室内进行,难于在基层普及与推广,更不适于现场、野外的大规模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也是一种常用检测技术,ELISA既可检测多个样品,也可定性、定量检测,但目前市场上尚无商品化的此试剂盒出售,而且ELISA需要一定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其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检测时间比较长,不同人员操作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且须配套的酶标板阅读仪器,很难实施现场检测。
现有盐酸克伦特罗免疫层析试纸采用免疫层析竞争法,在检测的过程中盐酸克伦特罗和检测线处固相化的盐酸克伦特罗偶联物竞争胶体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当样品中含有5ng/毫升以上的盐酸克伦特罗时检测线不显色,盐酸克伦特罗含量低于5ng/毫升时检测线显色,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含量和检测线显色的状况呈负相关,而人们的判断思维首先的是正相关,因此极易出现判读错误,且负相关的情况经常出现检测线是否有显色而出现不必要的假阴性造成漏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该试纸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判读直观且成本低,采用显色与盐酸克伦特罗药品含量呈正相关的判读方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模式,并且不会出现假阴性造成漏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操作简单,不需要特定仪器设备辅助,易于在中小型企业、基层普及与推广应用,同时适于现场快速检测盐酸克伦特罗。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盐酸克伦特罗检测试纸,包括支撑固定粘衬层,在所述支撑固定粘衬层上依次有样品吸附层、结合垫、微孔虹吸反应层和吸水材料层,在所述结合垫上有示踪粒子标记的盐酸克伦特罗抗体和示踪粒子标记的抗体A,所述抗体A不同于盐酸克伦特罗抗体;所述微孔虹吸反应层上从所述样品吸附层端到所述吸水材料层端依次有盐酸克伦特罗的载体蛋白溶液印迹区和检测区域,所述检测区包括检测溶液印迹区和对照溶液印迹区。
所述示踪粒子包括胶体金、纳米乳胶颗粒、胶体硒、胶体铁。
所述微孔虹吸反应层为硝酸纤维素反应膜或者聚偏氟乙烯反应膜。
所述盐酸克伦特罗的载体蛋白溶液为盐酸克伦特罗与载体蛋白偶联的复合溶液印迹,所述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鸡卵清蛋白、铁蛋白或血蓝蛋白。
所述检测溶液为盐酸克伦特罗的二抗溶液。
所述对照溶液为抗体A的二抗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炬华;李绍旭,未经周炬华;李绍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9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机身柔性化、自动化调姿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路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