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及该工艺所用喷丝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9767.8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广义;严玉蓉;郑文祥;陈欣;赵维钊;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1D10/00;D01D11/00;D01F11/00;D01F11/08;D06M13/224;D06M13/372;D06M15/333;D06M11/79;D06M15/09;D06M13/463;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秦雪梅;谢 伟 |
地址: | 5291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纤维 加工 工艺 所用 喷丝板 | ||
1、一种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a、高聚物熔体经加热、加压后从喷丝板上各喷丝孔的喷射狭缝中喷出;
b、各所述喷丝孔的喷射狭缝中所喷出的高聚物熔体由于巴拉斯效应而膨胀,并相互粘接而形成异形纤维;
c、对加工而成的异形纤维上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步骤中,上油所需的油剂包括平滑剂、集束剂、抗静电剂;其中平滑剂为油剂总重量的30%—78%,集束剂为油剂总重量的20%—65%,抗静电剂为油剂总重量的0.5%—3.0%,功能性添加剂重量百分比为0.0-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剂中还包括有硅酸盐类无机超细粉体、防霉剂、消泡剂、功能性反应单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剂为多元醇酯、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酯包括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甘油与一元酸的酯化产物、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酯为季戊四醇、异戊二醇、甘油或其自身脱水齐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环氧丙烷聚氧乙烯加成物。
8、如权利要求2所述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剂为硫酸化蓖麻油、油酸三乙醇胺、烷基酰醇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酰胺、改性淀粉、明胶、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丁基溶纤剂、矿物油、改性蓖麻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9、如权利要求2所述异形纤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脂肪醇磷酸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醇磷酸酯类、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0、一种异形纤维加工用喷丝板,在板体上分布有多个喷丝孔而形成喷丝孔阵列,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喷丝孔包括至少两个紧靠的喷射狭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97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