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转向灯失效检测、示警装置及其检测、示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19827.6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群;黄涛;王靖;宿俊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3 | 分类号: | H05B37/03;B60Q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 洋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转向 失效 检测 示警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部件,特别是LED转向灯的失效检测、示警装置及其检测、示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完善和成本的下降,LED在汽车车灯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几乎各种车灯都有LED的应用,也有很多的汽车转向灯应用了LED。法律规定汽车转向灯必须时时检测,避免因驾驶员不知道转向灯损坏而造成行车隐患。传统灯泡转向灯的检测是通过测量其直流电流的通断来实现的,而LED转向灯通常是串、并联混合的,即使有单个LED灯损坏,整个转向灯的电流也不会一下子降为零,同时由于LED电流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单纯利用电流来检测的话误差大,易出现误报警的情况。目前大多数厂家是通过将LED灯串联来降低检测的难度,但这样会造成如果有一颗LED损坏就会使整个转向灯无法使用的现象,无法保证行驶的安全性,失去了LED的串、并联混合的优势。综上所述,LED转向灯检测装置及方法的不完善,限制了LED在转向灯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检测准确、应用范围广的LED转向灯检测、示警装置。
本发明的LED转向灯的失效检测、示警装置,包括车身控制模块和与车身控制模块相连的转向灯控制模块,所述转向灯控制模块输出电流至LED,驱动LED发光,所述车身控制模块与汽车仪表盘的转向指示灯连接,特别是所述转向灯控制模块内设置有可检测输出电流的电流检测单元、存储标准状态温度---电流数据的存储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转向灯控制模块还连接有设置在LED转向灯内部的温度传感器。
为使转向灯控制模块得到的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准确,每个LED转向灯内部最好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温度传感器,这样转向灯控制模块就可以综合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对LED转向灯的温度作出准确测量。
所述转向灯控制模块设置在LED转向灯内部,这样可以减少转向灯控制模块与LED、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线的长度,减少因为连接线的电阻等因素造成的电流、温度测量误差。
所述转向灯控制模块为集成块,例如单片机等,其功能强大、体积小,方便安装在转向灯内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上述的LED转向灯的失效检测、示警装置的检测、示警方法,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A:转向灯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同时检测输出的LED驱动电流;B:转向灯控制模块将接收、检测到的电流、温度数据与预先存储的标准状态温度---电流数据进行对比,若发现输出的LED驱动电流超出预定范围则向车身控制模块发送报警信号;C:车身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报警信号调整汽车仪表盘的转向指示灯,提醒驾驶员。
针对某种型号的LED转向灯,其内部温度,特别是LED的温度与LED的驱动电流存在正比的关系,而LED的驱动电流又与发光的LED的数量是正比关系,在同一温度下,发光的LED的数量越多,LED的驱动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在预先测量出标准状态(即全部LED均正常工作时)的温度---电流数据存储起来,在汽车使用时转向灯控制模块时时检测转向灯内部的温度和LED驱动电流,并与预先存储的标准状态温度---电流数据进行对比,当两者偏差超出一定范围时,即可判断有LED出现了故障。
所述B步骤中,转向灯控制模块根据输出的LED驱动电流超出预定范围的大小不同而向车身控制模块发出不同的报警信号。因为串、并联混合的LED转向灯中,如果只有某个或某几个LED发生故障,并不会导致整个LED转向灯完全不可用,只是转向灯的亮度有所减弱,此时并不一定需要立即维修,只是提醒驾驶员注意即可。
C步骤中,车身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报警信号调整汽车仪表盘的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或颜色。
转向灯控制模块输出的LED驱动电流超出预定范围越大,车身控制模块就会将汽车仪表盘的转向指示灯的闪烁频率调整得越高。
当转向灯控制模块输出的LED驱动电流超出预定的极限值时,车身控制模块就会将汽车仪表盘的转向指示灯的颜色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9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终端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