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0073.6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文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86;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25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压力 节能 电饭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烹调装置,尤其是一种金属或金属层包裹着非金属层的内胆的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节能的常压式或压力式电饭锅。
背景技术
电饭锅通常可按照工作时内胆中气体压力的大小分为两类型:内胆中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或极接近的常压式电饭锅,和内胆中气压明显大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式电饭锅,该类型也叫电压力锅。
内胆是由金属材料制成或是由金属层与紫砂、陶瓷、矿石、玻璃等非金属层结合而成的常压式或压力式电饭锅,由于金属导热系数较高,所以长期以来存在着依靠加热盘与内胆底部直接接触的传导方式进行加热,而忽略热辐射等其它的方式传热的技术偏见。目前,加热盘通常使用的铝板或不锈钢的表面红外线法向全发射率非常低,一般不超过0.3,而表面高度抛光的铝板就更低至0.03,并且内胆表面的红外线吸收率也低,以及结构的局限令加热盘的有效辐射面积和内胆的有效吸收面积过小,这样就导致了辐射方式加热在该类常压式或压力式电饭锅中所起到的作用几乎是可忽略不计的。
的确,直接接触传导的加热方式具有较高的热传递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时多种原因会导致的加热盘与内胆接触不良:(1)升温时加热盘的温度是要高于内胆的温度,会造成加热盘与内胆的膨胀、变形程度不同;(2)加热盘制造材料与内胆制造材料的不一致,导致受热膨胀的程度不等;(3)加热盘自身或内胆自身的各部位会温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也会出现其自身各部位膨胀的程度不同;(4)加热盘与内胆的接触面之间存在杂物。这些导致加热盘与内胆接触不良的因素均会大大降低了之间的热传导效果。所以,现有这种常压式或压力式电饭锅的过分依赖于单一传导方式进行加热,最终会导致了该锅整体的热效率降低,进而令每次烹饪所需要时间增长、电能消耗增多、壳体温度升高,造成能源的浪费。尤其是常压式或压力式电饭锅这种极其普及化并人们日常使用率极高的家用电器,单次使用时仅多一消耗点点能源都会导致社会能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如何提常压式或压力式电饭锅加热盘与内胆间的热传递效率从而达到更节能的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的期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常压式或压力式电饭锅的上述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红外辐射方式加热效率高的并能与传导方式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加热速度快、缩短烹饪时间、热利用效率高、节约能源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它包含有金属或金属层包裹着非金属层的内胆、加热盘、壳体、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将内胆承托住,加热盘的承托面或承托面与侧面共同构成的复合表面与内胆的部分或全部外部表面相对,相对的表面之间在一部分地方相互吻合并紧密接触而在另一部分地方不相接触而形成辐射间隙,在形成辐射间隙的所述加热盘表面设置红外辐射材料层。
在上述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中,其中,所述加热盘表面的与内胆外部表面紧密接触的地方也设置有红外辐射材料层。
在上述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中,其中,所述内胆外部表面的与加热盘表面相对的地方覆盖有红外吸收材料层。
在上述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中,其中,所述内胆外部表面的与加热盘表面相对的地方覆盖有红外吸收材料层。
在上述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中,其中,所述内胆外部表面的形成辐射间隙的地方覆盖有红外吸收材料层。
在上述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中,其中,所述红外辐射材料层是与所述红外吸收材料层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匹配相对辐射能谱的红外辐射材料层。
在上述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中,其中,所述红外辐射材料层或所述红外吸收材料层为红外辐射涂料的涂层。
在上述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中,其中,所述红外辐射材料层或所述红外吸收材料层分别为加热盘的表面或内胆的表面经金属表面物理、化学或物理与化学结合工艺方法处理后而形成的红外辐射材料覆盖层。
在上述的常压式或压力式节能电饭锅中,其中,所述加热盘的侧面为内侧面或外侧面;相对的所述加热盘表面或所述内胆表面分别为光滑面、螺纹面、条纹面、蜂窝面或不规则面;所述红外辐射材料层为含有蜂窝状、颗粒状、螺纹状、条纹状或晶格状构造的复合结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文,未经张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盖金属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营养保健果蔬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