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20167.3 申请日: 2008-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1435821A 公开(公告)日: 2009-05-20
发明(设计)人: 周炬华;李绍旭 申请(专利权)人: 周炬华;李绍旭
主分类号: G01N33/569 分类号: G01N33/569;G01N33/558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郝传鑫
地址: 510520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幽门 螺旋 杆菌 抗体 免疫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传染病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HP)是人体胃粘膜内的一种螺旋状的革兰阴性细菌。HP菌体光滑,呈S形,有4~6条鞭毛,易粘附在幽门附近的胃窦部及胃体部的粘膜上,位于胃粘液的深层,不与胃酸直接接触。HP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经口途径传播,具有活力的HP在河水中可存活1周,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I型和II型,其中I型菌株致病性极强易引起胃部疾病,II型感染后无一般临床症状。

近年来的综合研究证实:该菌的感染率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入十二指肠后,在正常粘膜上不断繁殖,逐渐侵害粘膜、出现皱褶和肥厚;抑制胃液及十二指肠液的正常分泌,破坏了粘膜正常的防御功能。本菌能迅速水解尿素后又产生大量氨,氨能直接或间接的使粘膜细胞受损,这些因素导致了胃及十二指肠的病变,HP可产生多种酶类如尿素酶、过氧化酶、蛋白酶、磷脂酯等。其中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即保护细菌不受胃酶侵袭,又对胃粘膜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过氧化酶能抑制一些杀菌物质的形成。而蛋白酶、脂肪酶等可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HP产生的空泡毒素可导致胃粘膜空泡变性。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并且和胃癌的发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有95%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80%胃癌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普通人群中,成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60%以上,儿童感染率也高达50%,我国人群感染率比发达国家高出20~40个百分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对幽门螺旋杆菌危害的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不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还会传染。同时,胃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无创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一旦发现有感染,只要接受为期两周的规范化治疗,即可使90%以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得到根治,而且复感染率极低。

目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的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

(1)非侵入性的方法

①以免疫学法检测血清中的HP抗体:已有多种方法检测,但公认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为优,优点是特异高,可接近100%,且能进行定量分析,缺点是不能鉴别既往感染及现疫病人,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②尿素呼气试验:原理是HP在体内产生尿素酶,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由受试者服下后,即分解产生带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气标本,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或用气体核素质谱仪检测标记的二氧化碳,灵敏度极高,可定量,患者无痉,方法简单快速,对检测HP是否根治十分可靠。因14C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目前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

③PCR检测:测胃液、粘膜中HP的尿素酶(UReA)基因和毒素相关蛋白A(CagA)基因。

(2)侵入性的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需要通过内镜采取胃粘膜组织来检测HP。

①快速尿素酶法:原理是HP具有丰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反应变成碱性,由PH指示剂显色,该法简便,快速,灵敏,但有些细菌亦会有尿素酶,因此有假阳性可能。

②细菌培养法:取胃粘膜活组织作HP培养,该法准确可靠,但培养费时。

③病理学检测法: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以银染色法最佳,检测率高,结果可靠。

目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繁多,但还没有一种快速不需要任何设备且可区分弱毒株和强毒株的检测方法的报道。如能建立该种方法,则能使检测过程中的样品处理简单,不需要专门仪器和人员培训,非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即可操作,并可迅速观察结果,易于在中小型企业、基层普及与推广应用及现场快速检测,并能区分弱毒株和强毒株,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防治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任何设备,易于在中小型医院、基层普及与推广应用,且可以区分弱毒株和强毒株。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炬华;李绍旭,未经周炬华;李绍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1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