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0263.8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飞;贾世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一飞 |
主分类号: | F23D14/20 | 分类号: | F23D14/20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嘴 流量 完全 上进 嵌入式 家用 燃气灶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燃气灶燃烧器,特别是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燃气灶用燃烧器。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灶通常分为台式和嵌入式两大类。嵌入式燃烧器大多采用两种类型:一种为上进风燃烧器,另一种为下进风燃烧器。上进风家用燃气灶燃烧器大多采用单喷嘴结构,引射器采用立式引射结构,因此这种燃烧器仅有一个燃气喷嘴承担所有的供气负荷,不能实现内外火力的独立调节。此外采用立式引射器结构由于受橱柜中嵌入式灶具安装高度的限制,其引射部分不能太长,故而造成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时间不够,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导致功率不能太大。另一种下进风的家用燃气灶燃烧器采用横式引射器,这种结构的燃烧器存在以下不足:整个燃烧器体积大,占用的空间多;而且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需要从燃气灶底壳进入引射器补给,对于嵌入式燃气灶需要在橱柜开孔或在灶具面板开孔来解决一次空气补给,这样给灶具的整体设计和厨房的整体设计造成不便,造型和外观均不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外喷嘴独立调节、燃烧均匀的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具用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包括一个底杯组件,所谓的底杯组件用以支撑整个燃烧系统,并将其固定在灶具的底座上。底杯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外环火用的水平引射管和一个内环火用水平引射管;底杯组件开有与外界相通的外环空气通道和内环空气通道;底杯组件还包括安装一个或多个外环喷嘴、一个内环喷嘴的机构;底杯组件还设有与内、外环燃烧器头部密封连接的机构;一个内外环燃烧器头部;内、外环火盖;以及一个或多个外环喷嘴、一个内环喷嘴。
上述所谓的内外环燃烧器头部密封套接在底杯组件上;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与燃烧器头部匹配安装;内、外环喷嘴分别拧入底杯组件的相应喷嘴安装机构上,并分别与底杯组件上水平放置的内、外环引射管轴线中心对准。按照本发明的这种设计,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可以从外界(一般是指从灶面上方)进入底杯的内、外环空气通道,经由内、外环喷嘴所喷射燃气的射流引射进入内、外环引射管,在管中扩散混合后分别进入由燃烧器头部和内、外环火盖之间形成的内环火腔与外环火腔,再通过火盖与燃烧器头部之间的火孔被点燃后产生火焰燃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环火盖底部沿圆周设有火齿,相邻火齿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的外环火孔,各火齿下端设置有小火齿,相邻小火齿之间的间隙构成与外环火腔相通的小火孔。
作为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环火喷嘴位于内环火引射管下方且正对着内环火引射管。
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环火引射管设置有两个,所述外环火喷嘴相应地设置有两个,两外环火喷嘴分别正对着对应的外环火引射管。
作为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外环火引射管进气端外侧均设有用于调整外环火喷嘴与外环火引射管进气端距离的安装槽组,安装槽组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安装槽,外环火喷嘴可安装在上述安装槽内。
作为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环火盖下端中部向外凸起形成导向气流用的流量锥。
在内环火引射管一侧的底杯组件上还设有与所述外环空气通道相通的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内、外火的独立调节,燃烧所需的空气补给完全由灶面供给,实现了完全上进风;2、使用时,由于有两个独立的外环火引射管和外环火喷嘴,使得进入外环火腔的气流量大,供气稳定;同时外环火盖底部沿圆周火齿上的小火孔以及相邻火齿之间的间隙构成外环火孔使进入外环火腔的混合气能经过火孔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大;在内环火引射管中混合气通过内环火盖下端的流量锥导流,使燃烧器燃烧时火焰均匀,燃烧更加充分,且燃烧时内环火孔另一部分二次空气通过内环火引射管一侧底杯组件上与外环空气通道相通的间隙导入,能充分燃烧;3、外环火盖底部沿圆周火齿上有小火孔以及相邻火齿之间的空隙构成外环火孔,再加上内环火盖构成的内环火孔,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大面积的燃烧用火孔,方便更换不同燃气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图3是图中I—I剖视图;
图4是图1中II—II剖视图;
图5是图1中III—III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底杯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一飞,未经刘一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见与红外光波光轴平行度检测仪
- 下一篇:电磁先导式隔膜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