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向双推力电磁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0447.4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1 | 分类号: | H01H51/01;H01H50/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余志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向 推力 电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一种克服短路电流斥力的同向双推力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机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供电系统及供电装置中。带永久磁铁的继电器,靠脉冲信号改变继电器工作状态,不仅节约电能,而且工作状态可靠。电力线路中,继电器通电时,因线路中电流强大,触点接触瞬间,触点间会产生强大短路电流。该短路电流会产生与触点闭合力相反的斥力,干扰永久磁铁产生的闭合力,使触点有时不能有效闭合,甚至回跳,并因此而产生强电弧,熔融和烧毁触点,损坏继电器,影响电力的供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同向双推力电磁继电器的设计,使其不仅具有传统电磁继电器的功能,而且当其触点在脉冲信号的作用下,进行闭合动作时,永久磁铁产生的闭合推力与动触点因电弧产生的“斥力”方向一致,保证触点有效闭合。
本发明由本体、电磁触点、永久磁铁、双弹簧片组成,本体上、下两个触点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输出端与电磁触点配接,电磁触点通过旋转接点固定在本体两触点输出端之间;双弹簧片中的静弹簧片下端连接在一相输出端上,双弹簧片中的动弹簧片上端与静弹簧片上端固接,下端与永久磁铁衔接;永久磁铁为直角曲尺形,一边为与导电片连接端连接的永久磁铁,另一边为与双弹簧片动片固接的静触点和与双弹簧片静片相动接的动触点。
电磁触点由两个接触片平行配置而成,中间为带电磁线圈的旋转节点,设在本体内的接触片为限位片,设在本体外的接触片为导电片,导电片下端设有连接端;
双弹簧片由静弹簧片和动弹簧片组成,静弹簧片和动弹簧片上端固接在一起,静弹簧片上段有弹性变形弓状弯,下端为动触点。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电磁触点在脉冲信号作用下动作时,永久磁铁在电磁触点导电片连接端的拨动下,与本体下方带电触点接触,双弹簧片中的静弹簧片在闭合触点时,产生的斥力与永久磁铁产生的合力方向相同。两力相加,从而可以有效克服永久磁铁与本体下方带电触点接触时产生的电弧斥力,保证触点有效、可靠地连接。
本发明构思缜密,结构轻巧、可靠,通过使用基础物理原理,实现继电器功能的改进和提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有效提高电力线路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永久磁铁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本体,(2)电磁触点,(3)限位片,(4)接触片,(5)永久磁铁,(6)动弹簧片,(7)静弹簧片,(8)动触点,(9)静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一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体1长37mm,宽15mm,高28mm;永久磁铁长边长12mm,宽3mm,高4mm;短边长10mm,宽6mm,厚1mm;动弹簧片6长10mm,宽3mm,厚0.1mm;静弹簧片7长12mm,宽3mm,厚0.1mm,上端与动弹簧片6固结;电磁触点2为翘翘板式,其限位片长6mm,宽2mm,厚0.1mm,导电片长8mm,宽2mm,厚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芯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