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疯树专用肥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0520.8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枫;叶沃裕;陈际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枫;叶沃裕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献民 |
地址: | 524000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疯树 专用 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专用肥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食物链植物及麻疯(风)树的麻疯(风)树专用肥料。
背景技术
麻疯(风)树又名柴油树、青桐木和小桐子,大戟科灌木,拉丁文名:Jatropha curcas L.,简称Jatropha。英文名:Barbadosnut。经济价值高,是国际上研究最多的能生产生物油的能源植物之一,是世界公认为未来替代化石能源的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树种。
麻疯(风)树原产于美洲,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非洲的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国。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北澳地区,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地区、夏威夷群岛地区均有分布。野生麻疯(风)树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果实采摘期可达40~50年。管理科学、肥水充足、生长良好的麻疯(风)树3~4年后的高度可达3~5米,亩均产干果可达650公斤以上,3公斤干果可榨取1公斤柴油。四川攀枝花市从1985年起,先后完成野生麻疯(风)树资源调查以及野生麻疯(风)树驯化及人工种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建立1000亩麻疯(风)树基因库。据有关部门统计报导:以麻疯(风)树果实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是近年出现,1995年巴西、尼泊尔开始用麻疯(风)树作燃料,印度于2002年7月成立生物燃料领导小组,计划到2012年间种植麻疯(风)树500万公倾,2007年已生产麻疯(风)树油48万吨,并为生产提供150万吨麻疯(风)树种子。麻疯(风)树提取生物柴油已被国家列入“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四川长江科技公司已建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加工厂,广西贵港、南宁等市对种植麻疯(风)树上山或不占用粮食作物的专业户,每亩补贴200元。广西现有大小麻疯(风)树榨油厂不少于10间,其中北海投资一间生物柴油厂1000多万美元。目前,广西、广东、海南、四川基本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种植麻疯(风)树势头很猛,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据专家估计,未来全国种植麻疯(风)树面积至少可达3000万亩以上,预计可产柴油580多万吨。
在适宜麻疯(风)树的土壤气候条件下,麻疯(风)树的种植最重要的就是种子和肥料两个关键技术问题。麻疯(风)树的种子来源于果实,来源有保证,1公斤约1800粒,浸泡消毒处理植种发芽率高,苗床育苗要求也不高,在亚热带以南地区5~10天后可发芽出土,待苗高达50厘米左右即可大田栽培,移栽亩种植110~150棵,成活率较高,这方面的技术易掌握。但是肥料问题,由于栽培麻疯(风)树还是近年才大面积出现,各地土壤、气候、各生长阶段有异,对肥料品种,肥料配方、施肥方式、施肥时间和施肥量等技术问题研究甚少,更未有适合麻疯(风)树生长和提高果实含油率的一个专用肥料。据调查,如广西贵港、东兴、北海种植麻疯(风)树单采用普钙作基肥,一年追两次肥,而且多使用氮肥。四川攀枝花一些种植户认为麻疯(风)树粗生、耐旱、耐脊,种植施一次基肥,不需施追肥,造成两年未挂果,更没有意识到需要配合中微量营养元素以提高生长量、提高籽实的含油率。即使海南、广东种植麻疯(风)树有施基肥追肥的习惯,但是基肥单施普钙、无机复合肥或复混肥,追肥单施无机肥或施尿素,也有施复混肥或磷酸一铵的;肥料有效养分配比不科学;亦有施用25%、30%、45%的复合肥,不按麻疯(风)树对N·P·K需要配施,又没有适当添加中、微量营养元素。由于肥料缺少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不全,供肥不均衡,远远不能满足麻疯(风)树生长周期所需的养分。树冠生长差、挂果迟、挂果少、果实小、含油率低。目前产量尚未达到亩产干果600公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解决麻疯(风)树栽培的全营养肥料,能够满足麻疯(风)树各生育阶段所需要的养分,并缓解麻疯(风)树多数种于山坡和高岭上的保水问题。两广和海南施用该肥料能在当年春季种植,当年挂果,3年可进入盛产期,是麻疯(风)树增产增收的专用肥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枫;叶沃裕,未经陈枫;叶沃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