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酚、氰废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0787.7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2;C02F3/3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毒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酚、氰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含酚、氰废水主要来源于水煤气发生炉、炼焦等利用煤制气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这种废水含酚约为3—15%,含氰化物约1—5%(重量百分比),均为剧毒物质,而且性质稳定,不易分解,不能被M/O生物细菌直接分解。目前,对这些含酚、氰废水的处理方法是在高温焚化炉内直接烧掉,但这种方法成本高、耗能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含酚、氰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含酚、氰废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含酚、氰废水送入氧化罐内,加酸调节PH值在3—4;
(2)将浓度为27%的双氧水O2和硫酸亚铁Fe2O3以总量百分比计算按下列比例加入氧化罐内,对含酚、氰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双氧水在硫酸亚铁催化下,放出O2将氰化物离子CN-、酚化物离子OH-氧化成N2、H2O、CO2和酚酸:
浓度为27%的双氧水O2:硫酸亚铁Fe2O3=1.5—3%:0.1—0.2%;
氧化温度为25℃—60℃,氧化时间为24小时—8小时;
(3)经沉淀后,被处理废水放入M/O生化系统中经生物菌分解成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实施本方法所需设备及工艺较简单,效率高,无二次污染。
2、用本方法处理含酚、氰废水成本低,比现有燃烧法低20—30倍,处理后排放的水符合环保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将含酚、氰废水(简称为原水)送入氧化罐内,加硫酸调节PH值为3;将浓度为27%的双氧水O2和硫酸亚铁Fe2O3按下列比例加入氧化罐内,对含酚、氰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双氧水在硫酸亚铁催化下,放出O2将氰化物离子CN-、酚化物离子OH-氧化成N2、H2O、CO2和酚酸:浓度为27%的双氧水:硫酸亚铁=1.5%:0.1%(按已加酸调节PH值的含酚、氰废水+双氧水+硫酸亚铁为总量计算的重量百分比),氧化温度为25℃,氧化时间为24小时;经沉淀后,被处理废水放入M/O生化系统中经生物菌分解成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水。处理前、后结果见表一所示,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水指标是:总氰化物≤1mg/l;悬浮物≤80mg/L;挥发酚≤50mg/l。
实施例2
将含酚、氰废水送入氧化罐内加盐酸调节PH值为3.5;浓度为27%的双氧水:硫酸亚铁=2.3%:0.15%;氧化温度为40℃,氧化时间为18小时;其余工艺步骤与例1同。处理前、后结果见表一所示。
实施例3
将含酚、氰废水送入氧化罐内加草酸调节PH值为4;浓度为27%的双氧水:硫酸亚铁=3%:0.2%;氧化温度为60℃,氧化时间为8小时;其余工艺步骤与例1同。处理前、后结果见表一所示。
表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波,未经杨小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20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负阻特性的负阻材料
- 下一篇:一种利用含氟氯化钾制备氟硼酸钾的方法